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已建立的拉萨大黄HPLC指纹图谱分离鉴定指纹图谱共有峰,并建立能同时测定拉萨大黄中多个化合物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从而为拉萨大黄质量标准的制定和修订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对拉萨大黄粗粉采用乙醇浸渍法提取并制备浸膏。(2)根据色谱柱中的固定相对不同极性物质的吸附能力不同的性质,以正相硅胶为固定相,氯仿-甲醇系统为流动相对拉萨大黄浸膏进行初步分离。(3)采用中高压制备色谱仪,以反相色谱,通过不同比例的乙腈-水为流动相对拉萨大黄浸膏分段进行分离、纯化,得到单一化合物,经结构鉴定后指认拉萨大黄指纹图谱共有峰。(4)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采用外标法对所得化合物1、2、4、7、8、10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柱为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319nm;进样体积10μL。(5)建立体外脂多糖(LPS)诱导Raw264.7单核/巨噬细胞的炎症模型,用不同浓度的化合物处理细胞,通过单溶液细胞增殖法(MTS)检测化合物1、4、6、7、8、10对Raw264.7细胞活力的影响,并根据结果确定后续试验给药浓度,最后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这6个化合物对LPS诱导RAW 264.7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结果](1)从拉萨大黄乙醇提取液中分离鉴定了化合物1(Piceatannol)、化合物 2(Resveratrol)、化合物 3(新化合物)、化合物 4(Desoxyrhapontigenin)、化合物 5(ε-Viniferin)、化合物 6(Ampelopsm E)、化合物 7(Rhapontigenin 3’-O-β-D-glucopyranoside)、化合物 8(新化合物)、化合物9(Piceatannol-4’-O-β-D-(6"-O-p-coumaroyl)-glucopyranoside)、化合物 10(Desoxyrhaponticin 6"-O-gallate)等10个化合物,并通过已建立的拉萨大黄HPLC指纹图谱指认出5个共有峰,分别是化合物1、4、7、8、10。(2)建立同时测定拉萨大黄中多个化合物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化合物1、2、4、7、8、10分别在0.0399~19.96μg/ml、0.0080~19.98μg/ml、0.0080~20μg/ml、0.0399~19.97μg/ml、0.0400~20μg/ml、0.0392~19.96μg/ml的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 97.82%(RSD=1.15%,n=9)、98.61%(RSD=1.75%,n=9)、98.43%(RSD=0.81%,n=9)、100.20%(RSD=0.72%,n=9)、99.17%(RSD=1.73%,n=9)、102.41%(RSD=0.65%,n=9)。(3)细胞毒性和抗炎试验表明这6个化合物均具有较小的细胞毒性和显著的IL-6抑制作用。[结论](1)通过柱色谱法从拉萨大黄乙醇提取液中得到10个化合物,其中5个为拉萨大黄HPLC指纹图谱共有峰。(2)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能够用于同时测定拉萨大黄中多个化合物的含量。(3)体外药理试验中所测定的6个化合物均具有较好的抗炎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