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肺部损害的相关因素及其肺部损害的主要类型。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2年5月24日至2016年11月10日福建省立医院收治的所有类风湿性关节炎住院病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情况(性别、年龄、类风湿性关节炎病程、吸烟史)、关节表现(关节肿痛数目、关节畸形史、晨僵史)、实验室检查结果(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C反应蛋白、血沉、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肽抗体)、胸部影像学表现、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肺动脉压力值)及抗风湿药物治疗史(包括传统改善病情抗类风湿药、糖皮质激素、生物制剂)等,并根据其胸部影像学表现及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肺动脉压力值)检查结果明确是否合并肺部损害,将患者分别纳入RA-肺部损害组和单纯RA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类风湿性关节炎伴发肺部损害的相关因素,同时将纳入本研究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肺部损害病例进行分类分析。结果共有223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RA-肺部损害组有79例,单纯RA组有144例。经t检验或χ2检验后发现,RA-肺部损害组平均年龄(61.63±12.33 VS 55.24±15.02,P=0.001)、吸烟史(19.0%VS 4.2%,P<0.001)、糖皮质激素治疗史(60.8%VS 45.8%,P=0.033)明显高于单纯RA组,关节晨僵史(50.6%VS 72.2%,P=0.001)明显低于单纯R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间性别、病程、关节肿痛数目、关节畸形史、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C反应蛋白、血沉、RF、抗环瓜氨酸肽抗体、传统改善病情抗类风湿药治疗史及生物制剂治疗史无统计学差异(P>0.05);通过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吸烟史、糖皮质激素治疗史、晨僵均是类风湿性关节炎导致肺部损害的关联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OR=1.035,95%CI:1.011~1.059,P=0.004)、吸烟史(OR=5.606,95%CI:1.993~15.766,P=0.001)是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发生肺部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晨僵史(OR=0.357,95%CI:0.194~0.656,P=0.001)是其保护性因素;在RA-肺部损害组中,弥漫性间质性病变和肺部结节发病率最高(均为32/79,占40.5%),有24.1%RA患者同时出现2种或2种以上肺部损害。结论年龄、吸烟史是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出现肺部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晨僵是其保护性因素,类风湿性关节炎所致肺部损害以弥漫性间质性病变及肺部结节为主,1/5以上患者可同时存在多种肺部损害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