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人们对美的要求越来越高。构成面部美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牙齿,对于它的颜色及外形的美观,人们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临床上主要的治疗变色牙的方法有牙的漂白,贴面修复及烤瓷冠修复等方法。在这些方法中,牙齿漂白因其损伤小、耗时少、费用低而逐渐受到了人们更多的青睐。牙齿的漂白术可分为外漂白和内漂白两种。能够在家中自行完成的外漂白方法称为家庭漂白治疗,只能在诊室内由医生完成的外漂白方法称为诊室内漂白治疗。家庭漂白治疗时低浓度的HP(3%-7%)或者CP(10%-20%)的使用比较广泛,虽然操作便捷且治疗效果好,但所需要的治疗周期较长;在诊室内漂白治疗中高浓度的HP(30%-35%)的应用逐渐增多,短时间内就能达到较好的效果,不仅缩短了疗程,且由专业人员来完成,更加的安全。高浓度的漂白剂通过强的氧化作用来分解牙体组织内的色素,虽然高浓度漂白剂的优点突出,但是伴随而来的一些副作用及其对牙釉质的影响引起了学界内的广泛关注,这也是患者担心的焦点。不少的研究发现漂白后牙釉质表面显微硬度降低,粗糙程度增加,多孔性的增加,出现类似酸蚀或者脱矿样的改变;在漂白后牙釉质表面出现的窝沟中发现致龋菌的粘附增加。所以临床医生就有必要在漂白后尽快的恢复牙釉质表面的结构,以降低治疗带来的风险性。而目前,关于漂白后使用再矿化材料的研究报道较少。目的评价氟保护漆和GC护牙素对漂白后牙釉质表面形貌及显微硬度的影响,并比较两者的效果,以为其临床应用的实用性和可靠性提供参考。材料和方法1.选择因正畸需要拔除的健康前磨牙20颗。制备釉质块,用自凝塑料进行包埋,打磨,抛光。按照挑选的顺序随机分为2组:漂白组和空白组。接受处理后,在扫描电镜下观察牙釉质表面形貌的改变。2.选择因正畸需要拔除的健康前磨牙20颗。制备釉质块,用自凝塑料进行包埋,打磨,抛光。在使用高浓度的HP类漂白剂进行漂白的前后进行显微硬度的测定。3.选择因正畸需要拔除的健康前磨牙20颗。制备釉质块,用自凝塑料进行包埋,打磨,抛光。按照挑选的顺序随机分为2组:A组和B组,A组进漂白后立即涂布氟保护漆,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其牙釉质的微结构变化;B组行显微硬度的测定,测定的时间点分别为漂白前、漂白后即刻(未行氟保护漆处理时)和进行了氟保护漆处理后。4.选择因正畸需要拔除的健康前磨牙20颗。制备釉质块,用自凝塑料进行包埋,打磨,抛光。按照挑选的顺序随机分为2组:C组和D组,C组漂白后立即涂布GC护牙素,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其牙釉质的微结构变化;D组进行显微硬度的测定,测定的时间点分别为漂白前、漂白后即刻(未行GC护牙素处理时)和进行了GC护牙素处理后。结果1.扫描电镜下可以看到空白组牙釉质表面光滑的、规则的抛光划痕;漂白组的牙釉质表面依旧可见抛光划痕,并可见局部有不规则溶解现象,有散在的浅碟状凹坑的出现。2.在使用了35%的HP漂白剂后牙釉质的显微硬度出现了下降,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在使用了氟保护漆后,在扫描电镜下可见涂布氟保护漆后,牙釉质表面被较均匀的、致密的沉积物覆盖,抛光划痕和漂白后牙釉质表面出现的散在的凹坑均不明显;牙釉质的显微硬度较漂白后未涂氟保护漆时上升,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比较漂白前和涂氟保护漆后的显微硬度则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4.在GC护牙素使用后,在扫描电镜下可见牙釉质表面有沉积物覆盖,抛光划痕和漂白后牙釉质表面出现的散在的凹坑均不明显;牙釉质的显微硬度与漂白后未涂护牙素时相比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比较漂白前和涂GC护牙素后的显微硬度则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5.比较氟保护漆组和GC护牙素组的显微硬度数据显示:在漂白前,P>0.05;漂白后即刻,P>0.05;分别使用了氟保护漆与GC护牙素后,P>0.05。在扫描电镜下氟保护漆组和护牙素组的牙釉质表面都可见沉积物出现。结论1.高浓度的HP类漂白剂使用后,牙釉质表面局部有溶解的现象,可见散在的浅碟状凹坑,出现类似脱矿的改变,牙釉质表面的显微硬度下降。2.在使用了氟保护漆和GC护牙素后,牙釉质表面的改变得到了恢复,牙釉质的显微硬度同时得到了恢复,且两种材料的作用并未有明显的差异。3.变色牙漂白后使用再矿化材料能够迅速的恢复牙釉质的表面形貌及显微硬度,且GC护牙素安全性更佳,在临床应用方面可能有较好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