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冷笑话作为一种新兴的语言现象,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尤其在网络、杂志、微博、电影上十分盛行。冷笑话不同于一般的笑话,以其独特的制笑机制,能瞬间制造出一种特殊氛围。到目前为止,冷笑话并没有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对其进行细致且系统的研究寥寥可数,大部分的研究只是停留在讨论冷笑话的起源、幽默类型和语言特色及其修辞手法,然而从认知语用学的角度去研究还远远不足。冷笑话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体现了一种言谈和思维的跳跃,有着独特的风格和特点。它是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产物,蕴含着主流文化的趋势。因此本文将揭示出冷笑话现象背后的识解机制。本文试图整合认知语用学三大代表理论,即框架转换理论(Frame shifting theory)、乖讹-消解理论(Incongruity-resolution theory)和关联理论(Relevance theory),构建一个新的认知语用框架--FIR框架,旨在揭示出冷笑话背后的认机解制。经过分析,本文发现冷笑话的识解机制是:听者的默认值在乖讹的行程、消解过程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最终导致笑点与听话人的心理期待形成了强烈的落差,导致乖讹的产生,使听话人的常规逻辑运作失灵,进而通过最佳关联的认知操作,重新找回默认值与笑点直接的关联性,理解其意图,默认框架得以转移,使乖讹得以最终消解最终完成动态的交际过程。本论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引言。第二章为文献综述部分,回顾了幽默、笑话以及冷笑话的发展历程及研究动向。第三章为本文的理论框架,详细介绍了FIR框架的建立过程。第四章是本文的中心部分,将FIR框架应用到对冷笑话的分析。第五章为全文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