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防护林是保护环境的卫士,其建设的好坏与人类社会的长远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息息相关。传统防护林的建设仅仅只注重水土保持、减少污染等防护功能,没有利用防护林功能多样的特点来发挥景观、生态等各类效益,而这些效益的共同发挥恰恰是在当代环境建设中人类对防护林提出的新要求。在沿河防护林的景观提升改造方面,国内外学者也进行了一些研究,他们提出,规划设计要尊重自然,结合实际,达到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状态。所以结合新时代的要求,对沿河防护林景观的提升改造进行研究是现在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本文在分析国内外沿河防护林景观提升改造的基础上,以大荔县洛河防护林为例,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实地调查法等方法,熟悉规划设计的理念,了解国内外的改造案例,之后调查防护林的现状,分析当地的地理环境、气候状态和地域文化等基本情况,依据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从景观、地域文化和防护林三个方面入手,采用规划和设计相结合的方式,提出防护林景观提升改造的具体方案。通过滨水景观的提升改造实践,得如下结论:1.在规划上,采用科学的规划方法对防护林整体景观进行构建,使防护林的景观与生态相结合,同时探讨防护林作为生态廊道的功能、布局和设计尺度;2.在设计上,基于防护林景观的整体规划,从景观提升改造的角度对沿河防护林进行了景观的水平配置和立体配置,着重打造防护林的植物景观,将其作为景观设计中的景观节点进行设计。3.在具体实践上,从空间、时间、色彩以及文化几个方面来对绿地景观、道路系统、植物景观、服务设施等方面进行景观提升改造,营造景观多样,配套设施齐全,具有地域色彩和艺术性的防护林景观。通过本次的实践,也希望对其他地区的沿河防护林景观的提升改造提供借鉴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