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稻内生拮抗细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Ehrenberg) Cohn] G87是本实验室从水稻根内分离获得的,其培养滤液以60%硫酸铵沉淀和透析(透析袋截留分子量8000~10000Da),获得抗菌粗蛋白。用紫外线吸收法测得G87培养滤液中粗蛋白含量为3.52mg/ml。该粗蛋白经SephadexG-50凝胶柱层析后,洗脱峰?具有抑菌活性。SDS-PAGE电泳和考马斯亮蓝染色及银染显示,洗脱峰?蛋白含有多种组分,其中经考马斯亮蓝染色,峰Ⅰ可分出2条带,分子量分别为35.946kD和59.954kD;根据银染结果,峰Ⅰ有7条带,分子量范围为25.046kD~82.799kD。由于这些蛋白带未作进一步的分离纯化和抗菌活性测定,因此,抗菌蛋白的组分及其分子量尚待进一步确定。G87粗蛋白对稻恶苗病菌(Gibberella fujikuroi)和稻瘟病菌(Magnaporthe grisea)的菌丝生长、分生孢子萌发及芽管伸长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从总体来看,抗菌蛋白对稻瘟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要比对稻恶苗病菌强,当浓度为1.20mg/ml时,抗菌蛋白对稻瘟病菌菌落直径和菌丝干重的抑制率分别达60%和80%以上。但是,抗菌蛋白对稻恶苗病菌分生孢子萌发与芽管伸长的抑制要强于对稻瘟病菌,当浓度为2.40mg/ml时,抗菌蛋白对稻恶苗病菌分生孢子萌发与芽管伸长的抑制率均达60%以上。此外,抗菌蛋白对两种病菌菌丝形态都有明显的破坏作用,其主要表现在病菌菌丝细胞畸形膨大、菌丝扭曲变形、原生质浓缩和外渗、细胞壁破损以及菌体崩溃等。并且,抗菌蛋白对稻瘟病菌菌丝形态的破坏要大于对稻恶苗病菌。经测定,拮抗细菌G87抗菌蛋白不含脂,但含有3.33%糖,因而是糖蛋白;蛋白部分无α-氨基酸和苯环结构。关于其蛋白和糖的组成与结构以及抗菌活性尚不清楚。另外,抗菌蛋白等电点pI为5.90,对热(>60℃)不够稳定,在较碱(pH>8)条件下抑菌活性下降,但对紫外线、氯仿和胰蛋白酶、蛋白酶K和胃蛋白酶都不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