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活血方治疗肾纤维化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来源 :温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shengmi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综合利用网络生物学、生物信息学、化学信息学和文献挖掘方法的网络药理学方法阐释中药方剂补肾活血方治疗肾纤维化的作用机制,预测补肾活血方中发挥疗效的活性成分,结果表明网络药理学是研究中药作用机制和预测中药活性成分的强力工具。  方法:  1、利用OMIM、GAD、GEO三个数据库收集肾纤维化疾病相关的基因,将这些收集的基因映射到人类蛋白-蛋白相互作用数据库,构建慢性肾病(CKD)相关PPI网络。根据31个已知肾纤维化药物靶点构建EPPI网络,同时执行EPPI网络与CKD相关PPI网络的交集网络(CPPI),并分析其网络特征。由此筛选得到CKD相关的潜在药物靶点蛋白网络;利用《中药天然产物大全》和Reaxys数据库查找补肾活血方中菟丝子、黄芪、莪术、丹参及大黄的植物化学成分。  2、用Autodock Vina对潜在药物靶点和补肾活血方的植物化学成分进行分子对接。根据对接结果对网络中的药物进行进一步筛选。构建天然产物-靶点网络、主成分-靶点网络和代表化合物-靶点网络。分析这三个药物-靶点网络的网络特征,并对其进行生物功能分析和文献挖掘等,以此阐释补肾活血方在网络药理学层面发挥治疗肾纤维化作用的机制。  结果:  1、肾纤维化疾病相关的基因映射到人类蛋白质相互作用组得到CKD相关的PPI网络包含1008个节点,包括486个孤立节点和存在于14个集群中的522个节点。EPPI网络包含1239个节点。核心PPI网络即CPPI网络包含156个节点,2个集群和6个孤立点。根据对CPPI网络的拓扑学参数进行分析结果,选取排名前30%的包含31个已知靶点的节点作为潜在药物靶点。最终,筛选出37个靶点蛋白用于天然产物和药物靶点的分子对接;从《中药天然产物大全》和Reaxys数据库一共得到有774个分子。其中458个化合物来自黄芪,118个化合物来自大黄,74个化合物来自菟丝子,108个化合物来自丹参,还有48个化合物来自莪术。其中共有32个分子同时存在于两味或多味药中。  2、根据对接结果对化合物进行进一步筛选得到366个化合物,在网络中与37个靶点蛋白构成1192个边。天然产物-靶点网络中五味草药均参与了CKD的多种生物过程的调节。通过对主成分-靶点网络的分析得出补肾活血方主成分通过多成分、多通道调节细胞外基质的异常积累,炎症细胞因子的释放和凝血与纤溶的平衡来发挥治疗效果。对代表化合物-靶点网络的分析结果显示五个分子可以调节凝血和纤维蛋白溶解、ECM累积及炎症因子的释放,发挥着主要的治疗效果。具体地,补肾活血方中黄芪,菟丝子和莪术的有效成分通过作用于MCP-1和IL-8从不同的生物途径共同调节TGF-beta/smad信号转导通路,并保持细胞外基质的积聚和降解的平衡。丹参的有效成分通过下调Smad信号通路阻断TGF-β的促纤维化活动。大黄可以通过明显地抑制单胺氧化酶B减少胶原蛋白的形成。  结论:  补肾活血方通过多途径的网络调节显示出对肾纤维化的治疗效果,如调节凝血与纤溶的平衡和炎症因子的表达、抑制ECM的异常积累。补肾活血方恢复了生物网络的平衡,通过作用于蛋白质-蛋白质网络中的多个节点控制了肾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大黄酸、丹参酮ⅡA、姜黄素、槲皮素、毛蕊异黄酮可能为补肾活血方的潜在有效成分。这种综合了网络生物学、生物信息学、化学信息学和文献挖掘等的研究方法可作为发现中药活性成分和揭示中药药理机制的有效手段。
其他文献
目的:在细胞培养体系中研究细胞内核苷类药物磷酸化的动力学过程,以期对细胞内药物活性成分浓度变化情况有更为直接的理解。在健康人中给药,探究血浆内原药浓度与单个核细胞中原药及磷酸化产物浓度的变化规律及磷酸化动力学过程,为核苷类药物的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信息。方法:①建立化学合成齐多夫定一磷酸、二磷酸化物及三磷酸化物的方法,并用制备液相色谱方法分离纯化。②建立LC-MS/MS测定血浆内AZT及细胞内AZT、
地洛他定(Desloratadine)是第三代组胺H_1受体拮抗剂,临床上用于治疗季节性变应性鼻炎和慢性特发性荨麻疹。但据报道地洛他定不太稳定,与乳糖不相容。为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使用地洛他定的富马酸盐来代替地洛他定,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等分析技术,对富马酸地洛他定与乳糖的相容性、稳定性和在犬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行为进行研究,同时对地洛他定片进行研究,并对二者进行比较。 1 地洛
背景及目的: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一种及其严重的神经系统性损伤,会引发一系列病理生理性反应,包括缺血缺氧、脂质过氧化、神经元细胞凋亡等。目前很多实验研究显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