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在中晚期食管癌中的预后价值

来源 :汕头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goodvi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治疗前外周血的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ymphocyte-to-monocyteratio,LMR)对中晚期食管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行放化疗或单纯化疗的155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整理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TNM分期、肿瘤部位、病理类型、化疗方案、是否放疗、治疗前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并计算LMR。使用SPSS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operatingcharacteristiccurve,ROC)确定LMR的最佳截断值。分类变量资料使用卡方检验进行两组间比较,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单因素分析使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使用Cox回归比例风险模型,并进一步按肿瘤分期、肿瘤部位、病理类型、化疗方案、是否放疗进行分层分析。P<0.05时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根据ROC曲线结果,LMR的最佳截断值为3.06,其预测食管癌患者总生存期的敏感性为69.2%,特异性为62.9%。低LMR组患者和高LMR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肿瘤部位、治疗方案、病理类型上无统计学差异,低LMR组食管癌患者的肿瘤分期较晚。低LMR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1.0个月,高LMR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7.0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单因素分析显示,LMR、肿瘤部位、肿瘤分期、是否放疗与食管癌患者中位生存时间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LMR、肿瘤部位、肿瘤分期是影响食管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亚组分析显示,在不同的肿瘤分期、肿瘤病理类型、中/下段食管癌、化疗方案是否含铂、是否联合放疗的亚组中,低LMR组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均低于高LMR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治疗前外周血LMR在食管癌预后评估中具有一定价值,治疗前低LMR提示预后较差。
其他文献
目的:利用黄斑区眼底彩照及OCT扫描图像,构建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的黄斑病变检测模型,用于常见9类黄斑区病变的检测。  方法:本研究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4月在汕头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联合国际眼科中心就诊患者的黄斑区眼底彩照及OCT图像,经过分级人工标注后,分别建立训练集和验证集。利用深度学习算法建立用于9种黄斑病变的眼底彩照-OCT图像黄斑病变检测模型,并验证其准确度、敏感度及特异度,评估此模
学位
研究目的:研究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anchretinalveinocclusion,BRVO)继发视网膜缺血后,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angiography,OCTA)上出现毛细血管灌注丢失、视网膜内层紊乱(disorganizationoftheretinallayers,DRIL)、内层视网膜变薄三个表现型在数量及空间上的相关性。 
研究目的  本研究通过测定子痫前期患者、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正常妊娠妇女及正常非妊娠妇女血清中CysC、SCr、LDH、尿素的含量水平,分析上述指标与不同病情程度的子痫前期相关性及诊断价值,为早期治疗子痫前期提供临床依据。  研究方法  实验组选取2016年2月-2018年12月在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产科住院的子痫前期患者62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69例。对照组选取同期在我院定期产检并分娩的正常
学位
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妇科疾病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病例,探讨我院妇科疾病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根据相关危险因素制定合理规范的预防措施,从而尽可能地使妇科疾病患者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与病死率得到有效的下降。  方法:本次研究分析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采用病例-对照方法。通过收集2010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在粤北人民医院妇科住院、接受相关手术治疗、术前无使用避孕
目的  比较不同人工晶体(IOL)计算公式预测短眼轴白内障患者的术后屈光度和有效IOL位置(ELP)的准确性,并探讨短眼轴白内障患者术后屈光误差的影响因素。  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5月就诊于我院的短眼轴(AL  结果  1、本研究中的患者平均年龄为67.99±12.39岁,男女比例为1:4.83,术前平均裸眼视力(UCVA)和最佳矫正视力(BCVA)分别为0.128±0.11,
学位
目的:观察动态血压监测仪(ambulatorybloodpressuremonitoring,ABPM)监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angleclosureglaucoma,PACG)患者日常生活中的24小时血压波动趋势,探讨眼压(Intraocularpressure,IOP)控制的PACG患者血压参数与疾病进展的关系。  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将47例随访超过3年并有5次以上可靠
期刊
背景:  桡动脉穿刺置管过程中通常推荐腕部稍背屈,但是腕部背屈对超声引导下运用动态针尖定位技术行桡动脉穿刺置管的影响仍然未知。因此该研究对超声引导下桡动脉穿刺置管腕部背屈与不背屈的两组成年病人进行探讨,评估两组的置管成功率。  方法:  这是一项随机、平行、对照的临床试验。试验纳入了120名18岁及以上,接受大手术,需要进行动脉穿刺置管的病人,将他们随机分为2个组:E组(腕部抬高背屈组)和N组(腕
目的:研究去甲肾上腺素预防剖宫产患者腰硬联合麻醉(CSEA)后低血压对母婴的影响。  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CSEA下行剖宫产的择期患者60例,采用区组法分为A、B、C三组,每组20例。在麻醉开始前20min分别按照以下速度恒速泵入药品,A组去甲肾上腺素0.05μg/kg?min,B组去甲肾上腺素0.1μg/kg?min,C组生理盐水0.1μg/kg?min,均持续20分钟停止。三组患者均
目的:探讨脉搏压变异度(pulsepressurevariation,PPV)指导胸腔镜辅助下肺部分切除术患者术中液体管理对氧合指数及短期预后的影响。  方法:选择择期行胸腔镜辅助下肺部分切除术患者52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Ⅰ~Ⅲ级,随机分为2组:常规补液组(C组,n=26),PPV管理补液组(P组,n=26)。C组术中输液量=生理需要量+累积缺失量+继续损失量,并根据术中心率、平均动脉压、尿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