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传染病的“再诊断”——基于生态伦理学的视角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kc19890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力度不断加大,能力不断增强,然而我们却面临着一个残酷的事实,这就是人类无时无刻不在遭受着传染病的侵袭。近30年来全世界出现了40多种新发传染病,全球每小时约有1500人死于传染性疾病;威胁人类健康的最常见疾病仍是传染病。而人类在应对维系自己生存与发展的传染病威胁时,却很少对其产生的根源性问题展开伦理视角的深刻反思。这种.伦理反思的匮乏不利于从根本上解决传染病威胁。而要对新发传染病的发生进行系统的伦理反思,就必须找到导致新发传染病的基础性根源——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   本文第一部分首先对新发传染病的现状作了具体分析,指出新发传染病对人类生命安全造成巨大威胁,并影响到全球经济的发展;接着从生态伦理的角度对新发传染病进行伦理解读,指出生态危机的确是造成新发传染病流行的重要因素,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是防控新发传染病的根源性要素。   文章第二部分阐述了新发传染病与生态伦理的内在关联,指出公众生态伦理意识不足、科学消费观念的欠缺、环境不断恶化与传染病的发生有着很强的关联。   文章第三部分在前文理论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防控新发传染病的路径:应树立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以一种平等和尊重的态度对待自然;确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倡绿色消费;加强野生动物的保护等。   本论文对新发传染病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生态伦理学分析,提出了具体的防控措施,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中国传统女性在以“男尊女卑”为基调,以“三从四德”为主要内容的单向性道德压迫下,逐渐被物化和道德化,从而失去了自己独立的人格和主体意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中国处于激
学位
本文从区分强度性的量与广延性的量入手,从德勒兹的存在论的基础上探究“强度”概念和道家思想中的古代“气”概念之间的关系。西方的强势哲学传统以广延性的量来理解物质并以
作为西方美学中非常重要的美学范畴,崇高通常被西方学者看作优美的对立面,并对之进行研究。在西方美学史上,朗吉弩斯最早对崇高进行了理论研究;在之后的布瓦罗、伯克和康德等
明真法师作为现代湖湘四大高僧之一、佛学大德,其潜研唯识,融通禅净、解行相应、倡导救心与救世统一的行谊值得称道,但学界对明真法师的佛教哲学思想却缺乏系统的研究。本文
《南宋越刊八行本》作爲《重歸文獻——影印經學要籍善本叢刊》之一,於2014年6月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近始面世,皇皇巨著,精裝三冊,誠爲經學要籍.rn《禮記》鄭注版本以南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