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燃料油在燃烧后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世界各国也加强了对油品中硫含量的监管,并设立越来越严格的立法限制。由于传统的加氢脱硫(HDS)存在许多缺陷,对燃料油的脱硫并不能达到深度脱硫的目的,因此研发新型的脱硫技术势在必行。近年来,氧化脱硫(ODS)技术凭借其反应条件温和、高的脱硫率和低成本操作成为了脱硫研究的热点。本论文重点是研究非均相双氧水氧化脱硫,并探讨了催化剂在非均相氧化体系中对脱硫率的影响。本论文用水热法制备了含钨基和钼基的负载型介孔材料,将其负载于SBA-15作为反应的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环境电子扫描电镜(SEM)等仪器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分析。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用H2O2为氧化剂,NMP为萃取剂,采用搅拌回流的方式对分别含噻吩、含有噻吩和苯并噻吩的模拟油以及FCC汽油进行氧化脱硫研究。实验表明,用钨物种改性后的介孔材料活性比较高,在催化剂Si与W的摩尔比为20,其催化氧化脱硫效果最佳。在最佳反应条件:在60℃,催化剂用量60mg、氧化30min、O/S的摩尔比为30、剂油比1.25,萃取4次后模拟油的硫含量从1210.83μg/g降低到2.78μg/g,脱硫率达99.77%。经过钼基改性后的分子筛也具有较好的催化氧化脱硫性能,在最佳条件下对噻吩模拟油进行氧化脱硫反应,脱硫率达88.99%。此外,本文分别用氧化和还原方式对活性炭进行改性,将其作为双氧水氧化脱硫体系的催化剂。用Boehm滴定法、FT-IR、氮气吸附等温线和BET表征对改性后活性炭进行了表征分析,考查其对噻吩模拟油和FCC汽油的氧化脱硫活性。实验表明,将30%的硫酸与高锰酸钾混合处理后的活性炭其表现出最好的催化氧化脱硫性能。在一定的反应条件下,其对噻吩模拟油的催化氧化脱硫率达90.25%,对FCC汽油的氧化脱硫率可达8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