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影响肝细胞癌根治性切除术后肝内复发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术后肝内复发的有效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1年1月至2005年1月期间收治的194例因原发性肝癌而实施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并经术后病理诊断证实为肝细胞癌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术后复发时间将全部病例划分为2年内复发组和2年内未复发组,比较两组之间可能影响肝细胞癌术后肝内复发的23项临床因素。临床因素包括年龄、性别、术前血清甲胎蛋白浓度、术前血清碱性磷酸酶浓度、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肿瘤最大直径、肿瘤病灶数目、肿瘤包膜、手术持续时间、手术切缘、手术中总失血量等。结果1.2年内复发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20.16个月,1年、2年、3年、4年和5年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64%、32%、13%、6%和0%;2年内未复发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69.00个月,相应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100%、100%、92%、75%和68%。Gehan比分检验法比较2年内复发组和2年内未复发组的生存曲线,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2年内复发组的术前血清甲胎蛋白浓度>20ng/ml、术前血清天门冬氨酸转氨酶浓度>40U/L、术前血清碱性磷酸酶浓度>135U/L、术前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浓度>50U/L、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测定为阳性、肿瘤最大直径>5cm、肿瘤病灶数目为2个、手术持续时间≥180分钟、手术中总失血量≥1000ml、手术中有输血的病例数的构成比高于2年内未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3.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血清碱性磷酸酶浓度>135U/L、肿瘤最大直径>5cm、肿瘤病灶数目为2个、手术中总失血量≥1000ml是影响肝细胞癌术后肝内复发的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4.肝细胞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实施生物治疗共68例,术后1年和2年的累积复发率分别为32.85%和41.18%;实施其它辅助治疗共126例,术后1年和2年的累积复发率分别为47.62%和56.35%。两组之间术后1年和2年累积复发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1.根治性切除术后容易复发是肝细胞癌的生物学特性,术后肝内复发是肝细胞癌患者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2.术前血清甲胎蛋白浓度>20ng/ml、术前血清天门冬氨酸转氨酶浓度>40U/L、术前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浓度>50U/L、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测定为阳性、手术持续时间≥180分钟、手术中有输血是影响肝细胞癌术后肝内复发的重要因素。3.术前血清碱性磷酸酶浓度>135U/L、肿瘤最大直径>5cm、肿瘤病灶数目为2个、手术中总失血量≥1000ml是影响肝细胞癌术后肝内复发的独立的危险因素。4.术中坚持无瘤原则,常规使用术中B超,缩短手术持续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避免输血和术后早期应用CD3AK细胞进行生物治疗是预防HCC术后肝内复发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