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顾鼎臣是明代孝宗朝至世宗朝的三朝大臣,他以进讲经筵受到世宗的礼遇,并于嘉靖十七年(1538)进入内阁,次年世宗南巡,顾鼎臣为留守使,被委以重任。作为孝宗朝的状元、武宗朝的良臣、世宗朝的宠臣,可以说顾鼎臣有很多的机会来立身扬名。但实际上,顾鼎臣却因“青词媚上”、“充位无能”之名,在历史中渐渐被人忘却。然而,如果结合时代,以深入了解顾鼎臣行为为出发点,就可以得出与以往对其评价截然不同的结论。本文即在充分占有一手资料、并认真分析研读的基础上,从探寻传统中国政治实态的角度出发,重新对顾鼎臣进行分析研究。本文共由五部分构成,分别为:顾鼎臣的家世渊源与人生经历、顾鼎臣与嘉靖初年的经筵、顾鼎臣与江南赋役改革、顾鼎臣与昆山城修筑、顾鼎臣与顾氏宗族建设。在文章的最后,则试图重新评价顾鼎臣及其一生的作为,以此结束全篇的讨论。由于出身、经历等各方面的因素,顾鼎臣既存有传统士大夫的品质和抱负,又具备现实的阅历和实际改革的能力。在昏聩的武宗朝和混乱的世宗朝初期,他都很好地秉承了士大夫的理想和作为。特别是世宗初期,顾鼎臣在受到宠信,其自身也认可“大礼议”观点的情况下,仍能超越“大礼议”的政治争纷,不以自身观点邀宠,却以明君理想和政事实效来激励、规劝世宗;在当时朝臣热衷观点争论,无心实政的背景下,仍以微薄的一己之力,支持了江南赋役改革和昆山城修筑,为江南地区的发展和稳定作出了贡献。通过对顾鼎臣的深入研究,笔者发现,顾鼎臣完全可以称之为传统士大夫的典范。他有着良好的士大夫修养,并能将“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施政理想而积极实践。通过此项研究,笔者希望能提供一个晚明士大夫的个案,有助于加深对晚明政治与士大夫,乃至对晚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