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本课题观察补元蠲哮汤标本兼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宗气虚衰、痰瘀伏肺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并探究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提供更多的选择。方法:从2020年1月到2021年1月在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诊治的门诊患者中,选取符合纳入标准并经排除筛选后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宗气虚衰、痰瘀伏肺证)患者60例,其中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观察补元蠲哮汤标本兼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宗气虚衰、痰瘀伏肺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并探究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提供更多的选择。方法:从2020年1月到2021年1月在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诊治的门诊患者中,选取符合纳入标准并经排除筛选后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宗气虚衰、痰瘀伏肺证)患者60例,其中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补元蠲哮汤,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补元蠲哮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宗气虚衰、痰瘀伏肺证)的中医证候总积分、各单项中医症状积分、肺功能(FEV1/FVC、FEV1%pred)、临床慢阻肺问卷(CCQ评分)、改良英国医学研究委会呼吸困难评分(mMRC)以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问卷(CAT评分)、运动耐力评估(6MWD)等指标的影响,运用SPSS24.0统计软件对结果分析,来评价两组的疗效差异。结果:1.两组在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肺功能(FEV1/FVC、FEV1%pred)、CCQ评分、mMRC评分、CAT评分、6MWD方面都有明显改善(P<0.05),但是治疗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2.各单项中医症状积分:(1)组内对比:治疗组各单项症状积分均有所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后仅在咳嗽、喘息、气短、动则尤甚、口唇紫绀方面有所降低(P<0.05),而在咯痰、食欲减退、神疲乏力方面变化不明显(P>0.05)。(2)组间对比:治疗组在咳嗽、咯痰、食纳减退、神疲乏力、口唇紫绀方面积分降低幅度都大于对照组(P<0.05)。3.疗效分析:治疗组总有效率达到86.67%,对照组为73.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4.在本次临床研究观察期间,治疗组2例患者出现轻度腹泻,去大黄后恢复正常,无临床意义;两组三大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均未见异常。结论:1.补元蠲哮汤有助于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宗气虚衰、痰瘀伏肺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症状,尤其在咳嗽、咯痰、食纳减退、神疲乏力、口唇紫绀方面的疗效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2.补元蠲哮汤有助于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宗气虚衰、痰瘀伏肺证)患者的肺功能(FEV1%Pred、FEV1/FVC)。3.补元蠲哮汤有助于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宗气虚衰、痰瘀伏肺证)患者的运动耐力。4.补元蠲哮汤有助于降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宗气虚衰、痰瘀伏肺证)的CCQ评分、CAT评分、mMRC评分指标。5.补元蠲哮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宗气虚衰、痰瘀伏肺证)的治疗安全有效。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王孟英医学全书》中暑病医案,探究王孟英暑病辨治理论,运用其暑病理论指导相关疾病辨治。方法:本文采用文献研究与数据挖掘方法,通过对《王孟英医学全书》的仔细研读,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整理其中的暑病医案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收录医案的一般信息,症状,证候,方药信息制成Excel表格,并将其输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使用该平台的统计报表、方剂分析功能,分析王孟英暑病医案的一般信息、证候、症
目的:通过收集整理慢性HBV感染不同病程患者的中医体质资料并汇总分析,观察慢性乙肝病毒感染的病程进展对中医体质的影响,探讨慢性HBV感染自然病程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寻找不同体质可能代表的病情进展和预后,为临床辨证论治慢性HBV感染提供体质病理学依据。方法:以国家在2019年发布的最新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为标准,收集分析2017年10月~2019年10月在江西省南昌第九医院住院治疗并诊断为慢性
目的:观察宣肺止咳、健脾和胃法中药复方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符合标准60例GERC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以宣肺止咳、健脾和胃法中药复方,对照组予以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联合莫沙必利片口服,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在有效率、中医症状积分、咳嗽积分、胃食管反流积分(RDQ)、莱塞斯特咳嗽生命质量问卷(LCQ)以及复发率方面的疗效对比。结果:1.中医
目的:通过对比观察脐针疗法与常规针刺疗法治疗气滞型便秘的临床疗效,分析脐针疗法与常规针刺疗法的临床疗效差异,从而为针灸治疗气滞型便秘提供新的方法和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气滞型便秘患者随机分为脐针疗法治疗组(脐针治疗组)和常规针刺疗法治疗组(常规针刺组),每组各30例。本研究对象的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16版本中的罗马标准Ⅳ中关于功能性便秘的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
目的:本次临床研究选取的子宫肌瘤病例,均符合纳入标准,共选取90例,观察桂枝茯苓丸联合海扶刀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为该类患者寻求一条高效安全的治疗方式。方法:选取于2020年1月至2020年8月在江西省妇幼保健院住院的子宫肌瘤患者90例,年龄大于18岁的未绝经妇女。均符合纳入标准,术前通过中医辨证均属于血瘀证型。治疗前由相关医生向患者及患者家属详细解释治疗方法、预期疗效、注意事项及有可能会出现的
目的:观察运用经络梳理护理方法改善脑卒中后康复期患者的眩晕症状的临床疗效和可能机制,为提高脑卒中后患者康复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0年1月就诊于江西省某三甲中医院脑病科和康复科门诊与住院的脑卒中患者中,处于康复期且有眩晕症状的患者,共12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60例。在为全部患者分别对症处理原发病的基础上行常规护理,试验组予以经络梳理护
研究目的:通过观察针刺列缺穴干预不同证型项痹病的镇痛效果差异,分析列缺穴干预项痹病的最佳适应证型,为针刺治疗项痹病的临床选穴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根据研究目的和受试对象的标准,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项痹病受试者90例,其中风寒痹阻型、气滞血瘀型、肝肾亏虚型项痹病各30例。研究对象的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风寒痹阻型、气滞血瘀型、肝肾亏虚型项痹病辨证分型标准参照
目的:通过观察督脉灸联合补肾助阳方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肾阳虚型治疗后的临床症候、生化指标的影响情况,探讨督脉灸联合补肾助阳方对肾阳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治疗效果,进而寻找一种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更为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案。方法:将就诊于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妇科门诊的56例根据病情诊断为围绝经期综合征,且证型属肾阳虚型的患者,按照患者来院看病的就诊顺序,随机的将她们分成2组,即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8例,
目的:通过单中心回顾性分析应用大黄治疗的脓毒症性凝血病(sepsis‐induced coagulopathy,SIC)患者和未应用大黄治疗的脓毒症性凝血病患者的病例,进行对照研究,探讨大黄对脓毒症性凝血病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本研究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8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238例脓毒症患者,严格按照纳入标准(符合SIC诊断标准的脓毒症患者,即脓毒症患者根
目的:利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对邓运明教授治疗痛风的用药规律及学术思想进行总结,为中药干预本病提供临床依据。方法:纳入研究对象为2019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于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邓运明教授门诊就诊痛风患者,以拍照(基本信息、舌诊、临床表现、外院辅助检查、手写处方单)、打印(处方用药及本院辅助检查)等形式记录符合病例纳入标准的病案信息,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实现数据录入并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