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马坑和棺木埋藏土壤环境特征分析及对木质文物影响机理研究

来源 :长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yuezaic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木质文物作为众多古文物中的一种主要类别,在考古界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国也出土了众多的木质类文物,其中无论是饱水类木质文物还是干燥类木质文物,大多都是埋藏于土壤中并被发掘出来的,木质文物的腐蚀程度与地下土壤中的埋藏环境条件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对埋藏土壤中的各项环境因子进行研究,并针对各种环境因子设置相关的模拟实验,分析其对木质文物的腐蚀影响程度,这将对更好的保存木质文物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周原车马坑墓地和罗兀城遗址中的一座棺木墓地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这两处土壤中的理化性质及各种环境因子对木质文物的影响,并设置相关模拟实验,分析土壤中的多种腐蚀因子(含水率、温度、pH、可溶盐及重金属中的铁)对木块试样腐蚀的影响。主要得出的结论如下:(1)埋藏土壤环境特征及影响分析结果表明:(1)两处土壤的含水率均较低,小于5%,属于明显的干土;pH值较高,均在8.5以上,属于碱性,尤其是棺木某些采样点的土壤甚至达到了9.5以上;各采样点的粒度组成差别不大,两处土壤均属于粉砂质壤土;(2)不同金属全量差别较大,总体来看轻金属的全量要高于重金属;同种金属在两处土壤中的形态分布略有差别,这主要是由于金属形态受土壤中各种因素的影响较大,且在不同的土壤中可以相互转化;(3)不同离子的含量不同,阴离子中SO42-所占的比例最大,PO43-含量最低,阳离子中Na+和Ca2+的含量较高,NH4+最低,且各离子的空间变异性相对较小;(4)两处土壤腐殖质的含量均较低,小于10 g/kg,胡富比(胡敏酸/富里酸)的值也均较低,小于1,表明土壤肥力较差;(5)各类别微生物的数量总体上表现为细菌>放线菌>古菌>真菌,细菌和真菌包含的微生物种类较多,而放线菌和古菌所包含的类别较少。虽然各种环境因子都会对木质文物的腐蚀产生一定的影响,但由于两处土壤的含水率均较低,制约了土壤中其它各种因素的生物化学反应,从而对木材腐蚀的影响也会较小,因此这两处土壤均比较适宜木质文物的保存。(2)埋藏土壤环境对木质文物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土壤的含水率、温度、pH、可溶盐及重金属等都能对木质文物的腐蚀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这些影响因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1)含水率能够影响离子迁移和微生物的活性,在设计的7个含水率条件中,随着土壤含水率的增大,木块的总质量损失及各组分的质量损失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土壤含水率为30%时达到最大;(2)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能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分解,温度也能影响酶和微生物的活性间接对木质文物的腐蚀产生影响。在设定的四个温度中,30和35℃时木块的总质量及各组分的质量损失明显大于5和20℃时的质量损失;(3)酸和碱能够破坏木质组织结构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结构。在设定的土壤pH范围(1~11)内,pH在4~7时,各组分及总的质量损失相对较小,当pH<4或>7时质量损失明显增大;(4)可溶盐对木质文物的影响具有多样性:其能在木块表面或裂隙中发生沉淀或是结晶现象,造成木块的膨胀变形;一些可溶盐离子能够电离或是水解改变土壤的pH,破坏木质组织结构;或是通过改变细胞内外渗透压影响微生物活性,间接对木质文物的腐蚀产生影响;碱土金属可溶盐离子能够在纤维素热分解反应中充当催化剂;还有一些可溶盐离子如Cl-能促进纤维素在土壤中的溶解。在设定的9种可溶盐不同的浓度范围(0~1000 mg/L)内,木块的总质量损失及各组分的质量损失均与可溶盐浓度呈正相关,不同可溶盐对木块的腐蚀机理存在差异;(5)重金属Fe对木质文物的影响为:单质Fe能够与木材形成原电池,使木材发生电化学腐蚀;Fe3+、Fe2+能够水解降低土壤pH或在纤维素的水解中充当催化剂的作用;且不同形态的铁因为性质不同会对木质文物的腐蚀产生不同的影响,有效态铁活动性最强影响最大而残渣态影响最小。在设定的含量范围内,木质组织结构各组分的质量损失均与铁的含量呈正相关关系,含量越高,影响越显著。
其他文献
当前巡游车受到车严重冲击,司企利益、新旧业态矛盾集中爆发,提高巡游车效率是新老业态融合发展及保证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研究我国巡游车效率特征、分析其影响因素有
本研究以盘锦红海滩的翅碱蓬为试验材料,首先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脱水素基因(&DHN)在盐胁迫条件下基因的表达量,验证启动子的类型,然后采用FPNI-PCR方法克隆SsDHN基
近些年来,功能性训练逐渐成为人们备受关注的研究课题,它作为体能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逐渐应用到竞技体育和学校体育之中。在学校体育领域中,跳远运动已经成为体育院系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田径普修课程的必修项目,本文以改善学生基本运动能力为出发点,以发展学生跳远专项素质为手段,以达到提高学生的跳远成绩的最终目的为基本思路,探究功能性训练在体育院系体育教育专业的田径普修跳远教学中的作用,以及对学生们跳远运动成
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assive Multiple Inputs Multiple Outputs,Massive MIMO)作为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可以提高系统信道容量和频谱效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这门学科是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对培养优秀且合格的小学语文教师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材是实现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教学目标和使命的物质载体。本文以新中国成立以来小学阶段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材为研究对象,首先从我国师范教育以及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史入手,在深入了解历史背景及历史节点之后,挑选新中国成立以来“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典型教材作为
利用现有技术对大中型轴承圈工件的装夹大多采用的是人工找正夹紧的操作方式,即首先将工件放置在工作台上,进而采用譬如测量仪表等之类的辅助仪器来手动不断地调整工件中心,最后施以定位夹紧,这种装夹方式不仅不能获得工作效率上的提升,还存在对人工操作依赖度高、装夹加工精度低等问题。为了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设计了一种可对大型轴承圈工件实现快速自定心夹紧的装置以满足其需求。本文根据选题的实际需要,对大型轴承
研究目的:滤泡性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FL)是一组在生物学特征、临床表现及预后等方面存在高度异质性的血液系统肿瘤,其预后受多种因素影响。近年来国外一些研究发现,在接受一线抗肿瘤治疗的初治FL患者中,确诊后24个月内疾病进展(Progression of disease within 24 months,POD24)是显著的不良预后因素,但目前国内尚未见相关报道。另外,PO
伴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涌现了诸如航天系统、集成系统、制造系统等大量结构复杂的动态系统。这类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容易受到工作环境变化、子系统连接故障、系统部件
在经济发展及人口迅猛增加的当下,世界能源的消耗量不断增长,进而导致的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伴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警醒着人们关注环保。我国环境综合治理能力不断强化,节能减排形势日益严峻,针对氮氧化物的减排也是关注点之一。天然气作为一种洁净环保的优质能源,近年来在全球一次能源的结构占比中的比重逐年上升,并且加速发展的趋势明显,采用天然气作为锅炉燃料已经被普遍推广。本文结合氮氧化物(NOx)的产生
限制速度作为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交通安全、碳排放、车辆通行效率和交通流的整体运行质量等诸多方面。与交通安全相比,运输管理部门和科研工作者关于限制速度对交通流整体运行质量影响的重视不足,针对性研究欠缺且理论薄弱。以至于对运行质量的概念和内涵存在诸多争议,更无法明确限制速度对交通流运行质量影响程度或者影响规律。基于此,本文在明确通行质量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重点开展限制速度对交通流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