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冠心病患者PCI术前后左心室整体及局部收缩功能的临床应用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4188541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oronary artery heart disease, CHD)的简称,是指因冠状动脉狭窄、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肌机能障碍和(或)器质型病变,故又称缺血性心肌病(IHD)。CHD是多种冠状动脉病的结果,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占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绝大多数(95%-99%)。冠心病的发生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狄窄的程度和支数有密切关系,同时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过度肥胖,吸烟、过度饮洒等不良生活习惯等是诱发该病的主要因素。冠心病是全球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11年的报告,中国的冠心病死亡人数已列世界第二位。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是一种微创手术,比冠脉搭桥(CABG)手术更为安全,极大地降低了开胸手术围手术期的病死率,其良好的治疗效果也是药物治疗无法比拟的,已成为冠心病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PCI能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心功能,缓解临床症状,在预防冠心病患者的猝死及提高生活质量方面起重要作用。PCI术主要包括经皮穿刺腔内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angioplasty, PTCA)及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stent)等。成功施行PCI术后,对心肌组织运动情况进行评价,对于判定术后疗效是非常重要的。目前,评价心肌灌注的检查方法主要有磁共振显像(MRI)、核索心肌灌注成像、心电图(ECG)、超声心动图(UCG)等,超声心动图以其简便、无创、可重复、价格低廉等诸多优点在临床上应用非常广泛。目前用于评价冠心病患者心肌运动的超声心动图技术也有很多,如负荷超声心动图(stress echocardiography, STE)、心肌声学造影(myocardial contrast echocardiography,MCE)、组织多普勒(tissue Doppler imaging, TDI)以及二维斑点追踪技术(two-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2D-STI)。2D-STI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超声定量新技术。超声图像中包含着众多均匀分布于心肌组织内的声学斑点,这些声学斑点与组织运动同步,且波长小于超声波波长,因此通过标测同一位置心肌的运动轨迹,进而可以定量检测心肌组织的形变。STI技术与组织多普勒频移无关,因此不受声束方向与室壁运动方向两者间夹角的影响,即没有角度依赖性,可以在长轴和短轴方向上检测整体和局部心肌的运动情况,为评价心肌整体与局部运动力学特征提供全新的定量方法。组织运动二尖瓣环位移自动追踪技术(tissue motion tracking of mitral annular displacement, TMAD),是在2D-STI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技术,通过半自动法追踪瓣环相对于左心室心尖部的运动,其操作简便,无角度依赖性。国内外多项研究表明可以用来评价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本研究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组织运动二尖瓣环位移自动追踪技术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目的探讨应用组织运动二尖瓣环位移自动追踪技术(TMAD技术)在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经冠脉造影证实的至少有一支冠状动脉狭窄程度≥70%的冠心病患者55例,根据LVEF值分为两个亚组:冠心病A组(LVEF>50%)和冠心病B组(LVEF<50%),冠心病A组有26例,其中男17例,女9例,年龄40-66岁,平均年龄(53.27±6.13)岁。冠心病B组有29例,其中男20例,女9例,年龄38-67岁,平均年龄(53.45±7.23)岁。同时选择年龄匹配的正常对照组35例,男23例,女12例,年龄33-59岁,平均年龄(52.86-9.07)岁。采用Philips IE33彩色超声诊断仪,S5-1探头,频率1.7-3.4MHz,帧频>60帧/秒。对所有研究对象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在心尖切面应用双平面Simpson’s法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存储标准的心尖四腔、三腔、两腔切而二维动态图像,然后采用Qlab7.0工作站行脱机分析。测量二尖瓣环6个位点收缩期最大位移(Ds),瓣环连线中点最大位移(D-mid),左室长轴缩短率(FSL),计算6个位点Ds均值,3个切面D-mid均值、FSL均值,并与简化双平面Simpson’s测量的LVEF做相关分析。随机抽取10个正常人和10个冠心病患者用TMAD技术再次分析图像,并记录所需时间,同样用双平面Simpson’s法测量LVEF值并记录测量时间。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冠心病A组及B组二尖瓣环6个位点Ds均值、3个切面D-mid均值、FSL均值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冠心病A组相比,冠心病B组上述二尖瓣环位移参数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种测量方法所用时间比较:TMAD技术较二维双平面Simpson’s法测量时间明显缩短(P<0.001),分别为(174.70±29.98)s和(235.15±38.35)s。③对照组Ds均值、D-mid均值及FSL均值与LVEF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769、0.748,0.784,P<0.001);冠心病组Ds均值、D-mid均值及FSL均值与LVEF也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780、0.796,0.782,P<0.001)。④重复性检验:Ds均值、D-mid均值及FSL均值的观察者内ICC值分别为0.87,0.85,0.93,观察者间ICC值分别为0.84,0.84,0.88。结论组织运动二尖瓣环位移自动追踪技术是一种省时、准确、重复性好的定量左心室整体功能的新技术,可以用来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目的应用组织运动二尖瓣环位移自动追踪技术(TMAD技术)评价冠心病患者PCI术后6个月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的改变。方法选择经冠脉造影证实的前降支狭窄程度大于≥70%、成功行PCI术、并成功追踪6个月的冠心病患者20例,男14例,女6例,年龄39-67岁,平均年龄(52.75±5.86)岁;年龄匹配的正常对照组31例,男21例,女10例,年龄33-59岁,平均年龄(52-9.6)岁。采用Philips IE33彩色超声诊断仪,S5-1探头,频率1.7-3.4MHz,帧频>60帧/秒。对所有研究对象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在心尖切面应用双平面Simpson’s法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存储标准的心尖四腔、三腔、两腔切面二维动态图像,然后采用Qlab7.0工作站行脱机分析。测量二尖瓣环6个位点收缩期最大位移(Ds),瓣环连线中点最大位移(D-mid),左室长轴缩短率(FSL),计算6个位点Ds均值,3个切面D-mid均值、FSL均值。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冠心病术前组常规超声测量指标LA、LV、LVEDV、LVESV增加,LVEF值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二尖瓣环6个位点Ds均值(10.95±1.70mm vs13.01±1.46mm),3个切面D-mid均值(11.41±1.74mm vs13.69±1.54mm)、FSL均值(13.74±2.17mm vs17.27-2.56mm)均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②与冠心病术前组相比,冠心病术后组(PCI术后6个月)二尖瓣环6个位点Ds均值(13.63±1.20mm vs10.95±1.70mm),3个切面D-mid均值(14.18±1.20mmvs11.41±1.74mm)、FSL均值(17.26±1.86mm vs13.74±2.17mm)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③冠心病术后组(PCI术后6个月)二尖瓣6个位点Ds均值,3个切面D-mid均值、FSL均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相关分析:冠心病术后组(PCI术后6个月)Ds均值、D-mid均值及FSL均值与LVEF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721、0.715,0.838,P<0.001)。结论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TMAD技术可作为评估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左心室整体功能的随访工具。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I技术)评价冠心病患者PCI术后6个月左心室局部心肌收缩功能的改变。方法选择经冠脉造影证实的前降支狭窄程度大于≥70%、成功行PCI术、并成功追踪6个月的冠心病患者20例,男14例,女6例,年龄39-67岁,平均年龄(52.75±5.86)岁;年龄匹配的正常对照组31例,男21例,女10例,年龄33-59岁,平均年龄(52-9.6)岁。采用Philips IE33彩色超声诊断仪,S5-1探头,频率1.7-3.4MHz,帧频>60帧/秒。对所有研究对象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在心尖切面应用双平面Simpson’s法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存储标准的心尖四腔、三腔、两腔切面二维动态图像,然后采用Qlab7.0工作站行脱机分析。记录左心室心尖长轴三个切面前降支供血的7个心肌节段收缩期纵向应变及应变率峰值。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冠心病术前组常规超声测量指标LA、LV、LVEDV、LVESV增加,LVEF值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②与对照组相比,冠心病术前组前降支供血的7个节段:前壁心尖段(ApA);前壁中间段(MA)、前壁基底段(BA)、间壁心尖段(ApS)、前间壁中间段(MAS)、前间壁基底段(BAS)、心尖帽(Apex)收缩期纵向应变及应变率峰值均显著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③与冠心病术前组相比,冠心病术后组(PCI术后6个月)前降支供血的7个节段收缩期纵向应变及应变率峰值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④与对照组相比,冠心病术后组(PCI术后6个月)前降支供血的大部分心肌节段纵向应变值和应变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左心室局部收缩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可作为评估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左心室局部收缩功能的随访工具。
其他文献
音乐教师作为一种国家职业资格,是我国教育事业进步和发展的一项重要里程碑。音乐教师资格认证制度从成立至今已有十年时间。在此时间里,中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精神文明紧跟
对课堂文化的研究如果仅仅停留在对课堂现象的描述性状态,虽然也能反映目前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现状,但对于课堂实质究竟有没有变化却缺乏了解。只有在对课堂现象进行表层描述
电磁继电器是一种具有隔离功能的自动开关元件,广泛地应用于通讯、汽车、家电等行业。触点簧片是制造电磁继电器的一种重要零件,它的生产是将触点、衔铁、簧片三种工件铆接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