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氧态钼(Ⅵ)和钨(Ⅵ)芳氧基配合物的设计合成及用于环酯开环聚合反应的研究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7603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类社会飞速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合成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刻不容缓。聚己内酯是常见的生物可降解聚酯,金属配位型催化剂催化内酯开环聚合是合成这类聚合物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设计合成了新型单氧态VI族金属芳氧基配合物,并探究配合物对环酯开环聚合反应的影响。本论文包括三个部分:第一章阐述合成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意义,简要介绍了环酯开环聚合的研究概况及催化剂体系。第二章本章以2,2’-亚乙基双(4,6-二叔丁基酚)(L1H2)、α,α,α’,α’-四(3,5-二叔丁基-2-羟基苯基)(L2H4)及叔丁基杯[4]芳烃(L3H4)为配体,合成了一系列新型单氧态钼(Ⅵ)芳氧基配合物1-4,并通过质谱、核磁、红外、元素分析、单晶衍射等表征证实了所有配合物的分子结构。同时,对这四种配合物用于e-己内酯、d-戊内酯开环聚合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由配体L1H2、L2H4合成的配合物1、3具有相对较高的催化活性,在单体/催化剂比例为500:1,130oC下反应1h,单体e-己内酯的转化率均高于98%,反应24h均可实现超过99%的转化;相比于e-己内酯,在同等条件下催化d-戊内酯的速率要小很多,这与单体的热力学参数有关。第三章本章以相同的三种配体合成一系列单氧态钨(Ⅵ)芳氧基配合物5-9,并通过质谱、核磁、红外、元素分析、单晶衍射等表征证实了所有配合物的分子结构。同时,将配合物应用于e-己内酯、d-戊内酯的开环聚合反应。结果表明:由杯芳烃配体合成的配合物7、8、9催化单体得到的聚合物多为低聚物,这可能与杯芳烃配体的结构有关。相比于钼配合物1、3,由相同配体合成的钨配合物5、6的催化活性要差很多。同种配体合成的VI族双核金属配合物的催化能力与其单核金属配合物的催化能力基本相同,没有体现良好的协同效应。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中外医学交流日益频繁。医学科研论文作为国内外医学交流的一种形式也变得尤为重要。中国的医学工作者不仅要用中文进行医学写作,还应具备用英文
在佛教石窟艺术中,主尊像处于窟龛的中心位置,是人们信仰和观瞻的重中之重,集中了发愿者的主要精神寄托和期望。对主尊像的研究,毫无疑问是研究窟龛艺术最重要的方面。炳灵寺
该论文以绪论和四章内容组成。绪论第一节中主要论述研究概况、研究目的、研究方法。本论文使用了校勘、转写拉丁字母、注释等文献研究方法。第二节中从两方面论述研究对象。分为托忒文手抄本《格斯尔》和蒙古文《格斯尔》研究对象。这些研究对象的内容、故事情节一模一样,所以作者必须得相互校对,得出DTUG的渊源。在第二节中把主要文献《十方圣主格斯尔汗镇压昂都拉玛》详细的介绍了。第一章中以《十方圣主格斯尔汗镇压昂都拉
目的:原发纵隔的大B细胞淋巴瘤(PMBCL)是起源于胸腺前纵隔的B细胞淋巴瘤,也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亚型之一,占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6%-12%。同时原发纵隔的大B细胞淋巴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是将电化学和生物技术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具有快速灵敏和高特异性的优点,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为实现对痕量目标物的超灵敏检测,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构建过程中,利用功能材料和DNA信号放大策略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几年,金属有机骨架(MOFs)因其超大的比表面积,丰富的催化活性位点、可调控的孔径等卓越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生物传感领域。本文围绕MOFs对电信号小分子的催化
研究目的:探究CT灌注的Tmax参数与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探究Tmax是否可以用来预测患者的良好预后。研究方法:该项回顾性研究一共纳入2014年03
目的:探讨miR-218(microRNA-218)通过负调控BCL9的表达影响非小细胞肺癌的恶性表型,为临床病理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本实验选用人非小细胞癌细胞系H460、A549、HBE、SK、H
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各方面的发展,“艺术心理学”这个术语逐渐出现在人们视野。艺术心理学是艺术学的一个分支,每件艺术作品背后都蕴藏着艺术家的思想。那么,什么
当代朝鲜族著名作家金革出生于1965年,是名副其实的多产作家,其创作作品涉及小说、诗、随笔、传记等多个题材。随着改革开放与中韩建交,越来越多的朝鲜族离开故乡,纷纷前往城
公共空间,全民共有,理应公众共享。然而长期以来,由于集体意识缺失、法治观念淡薄、维护管理缺位等原因,全国范围内乡村公共空间底数不清、权属不明、随意侵占等问题普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