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机器学习的大米外观品质检测方法研究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p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每年大米产量巨大。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机器学习在大米检测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与传统人工检测技术相比,具有客观性和科学性,是自动化分级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我国大米外观品质的快速检测技术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但是现有的研究成果距在农业生产上的实际应用还有一定的距离。因而研究基于机器学习的大米外观品质检测技术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本文以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基于非接触式传感和大数据分析的稻谷品质检测系统原型设计与开发运用”为背景,展开如下研究:首先,介绍大米图像的检测系统,包括硬件系统、软件环境及大米选取与分类规定等内容。对大米图像进行灰度化处理、图像噪声处理、背景分割及图像标记处理,并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说明,选择出适合本文的预处理算法。其次,采用基于BP神经网络的方法实现对大米外观品质的检测,包含对完善粒、垩白粒、黄米粒及碎米粒品质的划分。选取大米米粒的面积、长度、宽度、长宽比、色调均值及垩白度作为网络的输入参数,并通过测试验证了它们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数据是合理且有效的,训练完成后的BP网络平均识别准确率可以达到91.8%。最后,研究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大米外观品质检测方法,即采用离线检测的方式在移动设备上实现对大米外观品质的检测。首先,选择合适的轻量化神经网络,对网络通过剪枝的方法优化模型。然后,在PC端利用自建大米数据集训练网络,并测试网络精度。最后,将网络移植到安卓手机端,完成应用开发。实验结果表明,手机端的平均检测精度为85%,检测结果满足需求。
其他文献
采用溶胶-凝胶技术制备TiO2/ZnO及掺银水溶胶,通过浸轧、烘干、焙烘等工序整理到织物上,测试了TiO2与ZnO溶胶的复合比例、浓度及掺银量对织物紫外屏蔽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21世纪,可再生能源在世界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将会不断提高。如何制定合理的政策以促进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已成为国家和学术界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分析了西方一
采用散射矩阵方法研究在电场、磁场作用下稀磁半导体/半导体量子线结构中自旋依赖的散粒噪声性质,揭示其中自旋噪声同外磁场、偏压、温度和体系的几何参数之间的依赖关系.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