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不断提高高等教育普及水平,努力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高校普遍存在扩张现象,招生数量不断增加,新校区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但各高校学费收入的有限增长,远不足弥补物价水平提高等方面带来的经济压力。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国际交流合作的不断加强,不仅丰富了国内教育资源,也带来了市场化、经营化、竞争化的教育行业新兴理念,进一步加剧了国内教育行业竞争,激发了高等教育办学活力。以此为背景,高校不仅要思考如何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还要思考如何有效控制成本,提高资源使用效率,解决日益增加的资金压力,实现高校内涵式发展,激发办学活力和竞争力,是摆在高校面前难题。本文围绕作业成本法在高校教育成本核算中应用的问题。通过实施成本核算,政府主管部门能够考核生均投入产出,科学制定学生缴费标准,进而优化教育资源配置。高校通过开展教育成本核算,通过对学生教育培养过程中的各项费用开支进行分析,准确计算各类生均培养成本情况,了解各项成本项目的变化趋势,有助于高校进一步降低办学成本、提高管理水平、最大限度的发挥教育资金使用效率。本文首先系统梳理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界定了作业成本法、高校教育成本及其核算等相关概念,然后,深入分析AM高校教育成本核算存在的主要问题,论证了作业成本法在高校教育成本核算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应用作业成本法应当遵循的原则和实施要点,并分析了AM高校应用作业成本法可能面临的障碍,提出了消除障碍的对策建议,以保障作业成本法顺利实施。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对进一步研究提出展望。研究表明,作业成本法应用于高等教育是可行,高校通过应用作业成本法能够更加准确的分配间接费用,反映成本归集分配过程,有利于加强成本管控,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经费使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