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蒙小说创作转型研究——以20世纪80年代为核心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anieDa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蒙是当代文坛具有重要意义的作家,随着社会思潮与文学思潮的演变,王蒙在峻急多变的20世纪80年代逐渐摆脱了集体话语和政治意识形态的桎梏,将自身丰富独特的生命体验融入于文学创作中,打破了长期现实主义的禁锢,苦心孤诣地进行文学形式的多方探索,他从初期的简单化、模式化,逐渐进入一个成熟、稳定的阶段,以知识分子的敏锐和批判精神,折射了对中国的历史、现实、人生、人性力透纸背的剖析,逐渐具备了文学大家的风范。论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以文本细读为基础,从文学转型的角度观照考察王蒙在20世纪80年代的文学创作,将之放置到新时期以来的社会历史大背景下,以及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框架中,从小说的主题转变及艺术创新两方面梳理分析王蒙创作在此阶段的变化脉络,从而有效呈现出王蒙文学作品中丰富的社会内容和艺术价值,同时由点及面地对当代文学历史进程进行大体观照,反映当代中国文学的演变轨迹,试图由此探讨当代文学的某些阶段性发展规律,进而探究王蒙在20世纪80年代的文学创作中承前启后作用。
  论文分四章来论述王蒙在20世纪80年代的小说创作转型。第一章是绪论,分别阐述了论文的选题缘由、研究现状、思路框架和创新点。
  第二章主要分析王蒙作品的主题转变。通过对历史记忆与苦难书写、冷峻现实与人性变异、走下神坛与人性回归、追求独立与寻找自我的论述,深入分析王蒙的小说创作主题从国家——民族这一宏大主题向真正的人的转变过程,探究作者在历史、现实和自我三个层面对历史、革命、人生以及自身的叩问思索。
  第三章论述的是王蒙作品的艺术手法创新。通过研读王蒙小说政治视角的选择变化、自我倾诉的心理描写、充满张力的叙事结构、狂欢化的语言游戏,探讨其附于艺术结构灵活的安排,分析他如何从侧重心理描写的“东方意识流”,逐渐发展成为叙事结构复杂、充满张力,以及语言极具游戏化和狂欢化的实验探索阶段,从而了解王蒙丰富多样并且革命性的艺术创新实验,进一步认识王蒙在当代文学自由、多元、开放的创作局面中的重要作用。
  第四章探讨王蒙创作转型的原因。结合社会与时代的特点以及王蒙个人经历思想,通过王蒙自身官员与文人的身份变奏、生命体验与文本艺术的契合等角度,分析王蒙小说创作转型的内因,从商品经济的逐渐渗透、多元文学格局的形成等要素,探究王蒙小说创作转型的外因,从而探索王蒙充满智慧又与时俱进的人生姿态,以期能够对作品进行系统而入微的观照,希望发掘出那一代人独特的人格魅力。
其他文献
本文从历史沿革、理论根据、适用条件、法律效力等方面论述了合同法中关于合同履行的原则之一—情事变更原则,认为该原则具有悠久的法律传统,具有极大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应当为我国《合同法》所承认和采纳。文章通过考察情事变更原则的历史发展过程及其各种理论根据的学说,认为该原则的理论根基在于诚实信用原则和公平原则的相互结合。通过对该原则适用条件和法律效力的论述,提出情事变更应发生在合同成立且生效之后,而非合同成
学位
社会主义的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实现共同富裕,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前提和基础,其中农村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推动共同富裕的实现有着重要的意义。集体化村庄发展集体经济,推动共同富裕,相较于现阶段中国大部分地区实行的分散型村庄,集体化村庄在共同富裕方面取得的成就更为突出、更引人注目。中国作为典型的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尤其是农民问题的解决与否直接关系到我国共同富裕能否实现。
学位
2008年巴基斯坦的民主转型以来,中国与巴基斯坦的关系经历了深刻的发展,既包括诸多机遇,也带来了很多挑战。巴基斯坦经历政局动荡之后,伊斯兰堡与北京的关系在许多领域得到加强,尤其是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合作都得以扩展。尽管两国文化、宗教、语言、规范和传统不同,但始终在地方、地区和国际层面上结成了牢固的伙伴关系,甚至比许多正式的联盟都要密切。2008年以来,新的国际与国内形势变化为两国创造
学位
第一夫人指的是国家元首的妻子,根据不同政治结构的国家宪法所规定,在一些国家“国家元首”指共和国总统,另一些国家里“国家元首”指首相或总理。尽管“第一夫人”这一头衔在官方等级中并不代表任何功能,但在一些国家的政治环境中她们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除了在各自国家内部的活动,第一夫人在国际上也备受关注。她们通常陪同丈夫参加各种国际活动,或是有独立的访问日程。而第一夫人在国际舞台上的这些活动内容就构成了我们所
学位
从古至今,河流水资源争端一直是沿岸国家与人民的关注焦点。如何和平管控水资源冲突是国际社会面对的众多严峻问题之一。有鉴于此,探讨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流域三大沿岸国土耳其、叙利亚和伊拉克之间水资源争端背后的复杂局面具有其必要性。自拥有强大军事力量的沿岸三大国启动水资源发展项目以来,水资源问题开始成为该区域的重大议题之一。20世纪60年代,土耳其和叙利亚首次提出了雄心勃勃的水利工程计划,开发两河流域水
学位
从20世纪60年代到卢旺达20世纪90年代爆发内战进入种族灭绝时期,伴随着国家结构调整计划(SAP)出现,坦桑尼亚和卢旺达的对外投资及工业发展经历了包括政策改革、进口替代以及去工业化等在内的多个阶段。与坦桑尼亚相比,这两个国家当前的工业发展阶段(尽管两国之间不是统一的)更有利于卢旺达进行对外投资。基于这种观点,本文旨在探索对外投资政策在工业领域的效果和表现。本文主要关注卢旺达在吸引对外投资方面比坦
学位
有关中巴经济走廊的研究很多,一些作者和学者认为该项目给两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变革。通过贸易、商业和创造就业机会为两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也有学者持消极的看法。本研究以中巴光纤电缆项目为研究对象,以相关书籍、文章、报道、视频和新闻资料为基础,探讨中巴光纤电缆项目在中巴关系中的作用。  中巴友谊是全天候友谊,两国保持了近70年的友谊。2013年5月,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访问巴基斯坦时首次提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