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关系的机遇与挑战分析(2008-2019)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_qing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巴基斯坦的民主转型以来,中国与巴基斯坦的关系经历了深刻的发展,既包括诸多机遇,也带来了很多挑战。巴基斯坦经历政局动荡之后,伊斯兰堡与北京的关系在许多领域得到加强,尤其是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合作都得以扩展。尽管两国文化、宗教、语言、规范和传统不同,但始终在地方、地区和国际层面上结成了牢固的伙伴关系,甚至比许多正式的联盟都要密切。2008年以来,新的国际与国内形势变化为两国创造了许多机会。对巴基斯坦而言,包括中巴经济走廊、巨额经济援助、瓜达尔港投入运营、大坝建设、发电站的建立、在包括联合国安理会在内的不同国际组织中获得的支持、获得上海合作组织的正式成员资格以及向巴基斯坦提供武器和其他军事装备,等等。这些支持使巴基斯坦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美国的依赖,并克服美国的压力(当然,美国创造的地区安全环境主要针对的是两国的反恐战争和国内外形势)。与此同时,2008年之后两国还面临着许多不确定性,包括恐怖主义、巴基斯坦政局不稳定、美国和印度的宣传和制衡战略、美国和印度支持活跃在巴基斯坦的恐怖分子、与中国的贸易失衡等。通过相互合作和理解,两国成功地应对了这些挑战,没有让它们左右更为根本的利益。双边关系得益于持续性的稳定政策,一直维持稳定发展,并且在巴基斯坦政治转型之后,两国在各个领域的关系都得到了进一步深化。
  为了更好地理解2008年以来巴中关系的变化,本文分为五章。第一章引言简要介绍了研究意义与相关问题,点出了本研究的重要性,并论述了本研究的目标、本论文力图回答的研究问题、主要论点、研究方法,并对现有文献进行了简要评述。
  第二章巴中关系概述(2008-2019年)简要探讨了2008-2019年期间两国政治、经济和战略关系与合作。巴基斯坦国内所发生的政治转型,地区和国内环境以及国际危机等都对两国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此期间,两国成功地加强了政治、经济和防务协调,在地区和国际问题上发展了更好的理解和工作伙伴关系。本章还简要回顾了巴中关系,并分析了两国如何在面临许多挑战的情况下加强伙伴关系,详细介绍了巴中双边关系、中国的援助、在巴基斯坦的投资以及在此期间启动或完成的一些大型项目。
  第三章巴中关系的机遇,探讨和分析了两国所迎来的机遇。巴基斯坦和中国的关系从一开始就保持稳定的发展势头。无论在国内还是国际上,两国一直互为奥援。双方都获得了政治、经济和战略上的互惠机遇,并充分利用了这些机遇。中国与巴基斯坦的经济合作和中巴经济走廊的巨额投资,也是由北京方面实现区域互联互通的愿望推动的,目的是为促进北京的经济增长和发展找到新的市场。中国与巴基斯坦缔结经济伙伴关系,提升了中国作为合作共赢的推动者和国际事务中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的形象,为地区经济增长和稳定发挥着重要责任,做出了更大贡献。本章还讨论了中国在巴基斯坦正在进行的项目及其对两国的前景,这可能会改变巴基斯坦的命运,为该地区的贸易和繁荣提供一条途径。并探讨了2008年后巴中两国如何深化战略伙伴关系。
  第四章“巴中关系面临的挑战”简要探讨和分析了两国面临的挑战。他们既面临着内部挑战,也面临着外部挑战。尽管牢固的伙伴关系是合作的保障,但由于内部情况和外部动态,双边关系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巴中关系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恐怖主义、贩毒、俾路支省叛乱、政治不稳定、贸易平衡、美国和印度支持的破坏巴中关系稳定的激进组织以及美国和印度在该地区的强权政治。反恐战争中的美国和美国从阿富汗撤军也给中国和巴基斯坦带来了许多潜在的挑战。本章详细讨论了问题和挑战,并分析了如何给两国关系带来问题,讨论了巴基斯坦和中国应对美印强权政治在该地区的政策。
  第五章结论,总结了各自章节的讨论,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即两国如何改善关系,特别是如何遏制目前所面临的挑战。
其他文献
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 “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中国企业积极进行研发和创新,也积极融入全球化,走出国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但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流量连续两年减少,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也首次出现负增长,政府增加了对外直接投资真实性和合规性的审查,企业在做出对外直接投资的选择时应更为理性。创新是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的重要优势,企业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决策时,创新有怎样的影响,是企业和政府都应关注的问题之一。
学位
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间的关系,前人做出了大量的研究,也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通过梳理前人的研究成果,本文发现,前人关于二者关系的研究存在着部分的局限性,大部分学者都遵从金融发展是因、经济发展是果这一研究框架,着重探讨金融的发展对经济发展中增长效应的影响,也有部分学者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水平效应作用机制进行解读,但关于金融发展对经济发展的水平与增长效应的综合影响却并未做出过多分析。此外,前人的研
学位
目前,国际市场上消费者对于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中国的人力成本也在逐步增大,中国出口企业已经无法长期靠低价抢占据国际市场份额。因此,提升中国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是中国经济发展、形成贸易新常态的重要路径,也是近年来诸多学者所关注的领域。但是,在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众多影响因素当中,目前鲜有信息通讯技术(ICT)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定量分析。而ICT自其1980年的第一次变革起,其每一次重大变革对企业
学位
提高企业生产效率,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对于我国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的研究表明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的设立有利于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但这一正向效应是边际递减的,企业所有制和所处生命周期阶段对这一正向效应的强弱均有一定影响。具体来说,基于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名单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匹配数据,运用熵匹配的方法处理自选择效应,本文对国家级技术中心的设立是否有利于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进行了实证检验。发
居民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是中国反映物价总体水平的重要指标,物价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维持CPI在合理区间内波动是中央银行实施经济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本文研究目的在于探讨CPI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干关系,并以此提出相关建议。  为了研究生产者价格指数、实际产出、货币供应量与CPI的相干关系,本文选取1996年12月-2018年12月CPI、PPI、实际工业增加值、M2的月度同比数据,先利用连续小波
本文从历史沿革、理论根据、适用条件、法律效力等方面论述了合同法中关于合同履行的原则之一—情事变更原则,认为该原则具有悠久的法律传统,具有极大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应当为我国《合同法》所承认和采纳。文章通过考察情事变更原则的历史发展过程及其各种理论根据的学说,认为该原则的理论根基在于诚实信用原则和公平原则的相互结合。通过对该原则适用条件和法律效力的论述,提出情事变更应发生在合同成立且生效之后,而非合同成
学位
社会主义的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实现共同富裕,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前提和基础,其中农村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推动共同富裕的实现有着重要的意义。集体化村庄发展集体经济,推动共同富裕,相较于现阶段中国大部分地区实行的分散型村庄,集体化村庄在共同富裕方面取得的成就更为突出、更引人注目。中国作为典型的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尤其是农民问题的解决与否直接关系到我国共同富裕能否实现。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