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红豆杉林地土壤质量变化特征

来源 :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xiaosun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方红豆杉(Taxus mairei)属第三纪孑遗物种,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因其重要的观赏、材用、药用价值,南方红豆杉的栽培与开发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在其药用成分及栽培技术研究方面有着丰富的积累,做了大量工作,但有关林地土壤质量演变方面的研究实属少见。本文以浙江临安不同龄组南方红豆杉、南方红豆杉混交林、毛竹林和山核桃林为对象,研究不同森林土壤土壤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土壤酶活性等的变化规律,以揭示南方红豆杉种植对林地土壤质量的影响,为南方红豆杉林分的科学经营和保护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不同龄组南方红豆杉林分根区土壤的pH值、全氮、水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土壤容重、孔隙度、土壤持水能力和机械组成等理化性质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与南方红豆杉混交林相比,毛竹和山核桃的强度经营,导致土壤pH值显著降低,有效磷含量显著升高(P<0.05);同时土壤容重增大,土壤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下降,土壤砂粒比例增大,而粉粒和粘粒的比例降低,其中山核桃与南方红豆杉混交林之间的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毛竹和山核桃土壤K值均显著高于南方红豆杉混交林(P<0.05)。2、南方红豆杉根区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变幅为14.38~17.55g·kg-1,以成熟林阶段含量最高,有机碳组分中的烷基碳、烷氧碳、羰基碳、缩醛碳所占比例也最大,而N-烷氧碳、酚基碳所占比例则最少,疏水C/亲水C、芳香度为最低,而脂族C/芳香C为最高。与南方红豆杉混交林相比,强度经营的毛竹和山核桃林,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分别下降了30.7%和28.5%;不同有机碳组分及有机碳库稳定性的指标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差异不显著(P>0.05)。3、南方红豆杉根区土壤中,各菌群PLFA含量随着林龄的增长而增加,到了成熟林阶段达最大值,而后呈下降的趋势。根区土壤真菌/细菌比例介于0.34~0.41之间,G+/G-介于0.96~1.52之间,差异并不显著。与南方红豆杉混交林相比,毛竹和山核桃的强度经营,导致土壤微生物的PLFAs显著下降,大小顺序为南方红豆杉混交林>山核桃林>毛竹林,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土壤真菌/细菌比例显著升高,而G+/G-则明显下降,不同森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存在显著差异。4、南方红豆杉根区土壤脲酶活性以近熟林阶段为最高;随着林龄的增长,蔗糖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增大,而过氧化氢酶活性至成熟林阶段达到最大值后呈下降趁势。与南方红豆杉混交林相比,毛竹和山核桃林强度经营后,土壤脲酶活性分别降低63.9%和76.0%、过氧化氢酶降低32.3%和39.2%,蔗糖酶降低7.7%和45.5%,而酸性磷酸活性则分别提高了6.0%和21.1%。5、利用灰色关联度法、可持续性指数法和TOPSIS法对林地土壤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林地土壤质量优劣总体表现为成熟林>近熟林>过熟林>中龄林>幼龄林;南方红豆杉混交林>毛竹林>山核桃林。
其他文献
报纸标题是报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语言要素具有其本身的独特规律。从词汇和语法两方面入手,对英文报纸标题句进行了初步探讨。
建立和完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是我国建立统一、规范和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深化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起着决定性作用,随着企业"两个确保"工作的全面落实
论文根据我国建筑能耗定额匮乏的现状,基于武汉市三级综合医院能源审计,分析了影响医院能耗的主要因素及其能耗评价指标的合理性,分别讨论了按医院等级、能耗分布制定和床位
个人数据是个人信息的存在形式,大数据时代尤为如此。通过终端设备,人们在享受技术进步的便捷性,也在时刻留下自己的数据足迹。就个人而言,海量信息的积累与挖掘会很大程度地
开发宗教文化资源,对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旅游业的发展,也有利于宗教文化的继承、传播、交流和研究。宗教文化与旅游业的关系是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
迎五洲客,计天下利。在多彩的深秋时节,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开幕。四海宾朋再次相聚黄浦江畔,共赴“东方之约”,大家乘兴而来,必将满意而归!“中华文明历来主张天
<正>高中生的说理文一度让忧者发出"天下无文"的哀叹,无文,不是无文采、无才情,而是无思想、不讲理。在所谓"考场模式"下,放纵"正能量"以口号和煽情的方式呈现,又因某种先天
期刊
<正>在竞争激烈的商务谈判活动中,谈判各方都希望获得谈判的胜利,实现双赢或者多赢,但是判断谈判是否成功的标准之一就是谈判目标的实现程度,换句话说就是谈判各方需求满足的
本文作者主要介绍杯口式基础钢柱安装方法,对如何高速、高质量完成杯口式基础钢柱安装任务做了详细的阐述,并在工程施工中得到了良好的应用。
十七大报告没有提"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等说法,也没有专门用一段谈国有经济。这种变化对国有企业来说意味着什么?从十六大到十七大之间国有企业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