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选用云南省名中医的临床经验方——益肺散结方(亦称益肺逐瘀方),通过对肺纤维化小鼠模型进行药物干预研究,初步探讨该方调节PI3K/AKT/mTOR自噬信号通路干预肺纤维化的作用机理,为肺纤维化的中医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雾化吸入博来霉素,复制小鼠肺纤维化模型;动物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益肺散结方低剂量组、益肺散结方中剂量组、益肺散结方高剂量组、阳性药物组和自噬抑制剂+中药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益肺散结方临床等效剂量、2倍临床等效剂量、4倍临床等效剂量、吡非尼酮和自噬抑制剂氯喹加益肺散结方进行干预,分7天、14天、28天3个周期进行给药;通过对小鼠肺组织切片HE和Masson染色观察其病理改变,碱水解法测定小鼠肺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Western-blot检测LC3B、p62、p-PI3K、p-AKT、pmTOR蛋白的表达水平,RT-PCR检测TGF-β1、beclin1、COL-Ⅰ、CO L-Ⅲ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初步探讨益肺散结方通过PI3K/AKT/mTOR信号通路调节自噬干预肺纤维化的作用机理。结果:1、小鼠肺组织病理结果模型组小鼠肺内细支气管上皮增生,管腔狭窄,管壁增厚,炎性细胞浸润,肺泡间隔明显增宽,肺泡结构破坏明显,气管和血管周围及肺间质有大量胶原纤维沉积,表明肺纤维化动物模型复制成功。益肺散结方高中低剂量对小鼠肺组织病理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以临床等效剂量组改善明显。2、小鼠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的变化模型组小鼠肺组织内羟脯氨酸含量上升,差异显著(P<0.05)。给予益肺散结方干预7天、14天、28天后小鼠肺组织内羟脯氨酸含量均有所下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小鼠肺组织TGF-β1、COL-Ⅰ、COL-Ⅲ的表达变化模型组小鼠肺组织内TGF-β1、COL-Ⅰ、COL-Ⅲ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上调,差异显著(P<0.05)。给予益肺散结方干预7天、14天、28天后小鼠肺组织内TGF-β1、COL-Ⅰ、COL-Ⅲ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均有所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小鼠肺组织LC3B、p62、beclin1、p-PI3K、p-AKT、p-mTO R的表达变化模型组小鼠肺组织中LC3B、beclin1的表达下降,p62、p-PI3K、p-AKT、p-mTOR的表达量升高,差异显著(P<0.05)。给予益肺散结方干预7天、14天、28天后小鼠肺组织内LC3B、beclin1的表达升高,p62、p-PI3K、p-AKT、p-mTOR的表达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益肺散结方可通过激活细胞自噬,促进细胞外基质的分解吸收,减少胶原沉积,进而干预肺纤维化疾病进程。2、益肺散结方通过降低PI3K、AKT、mTOR磷酸化水平,上调LC 3B、beclin1等自噬标记蛋白表达,激活自噬,降低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及TGF-β1、COL-Ⅰ、COL-Ⅲ表达,可能是该方干预肺纤维化发生发展的作用机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