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诺贝尔奖得主威廉·福克纳在国内越来越受到重视,研究他的学者,相关的学术论文也随之增多,但是无论是书籍、文章或论文,它们大多都是停留在文学方面,而其翻译领域却没被给予足够的重视。因此,笔者认为提高福克纳作品在翻译领域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众所周知,福克纳的作品向来以晦涩艰难著称,意识流及延宕美学风格的大量运用使得风格翻译变得尤为不易,但这并不是说风格不可译,事实上风格不但可译而且可以译得精彩。刘宓庆先生的风格标记理论给风格翻译提供了理论基础,而李文俊先生所采用的对应式换码及模仿式换码也精彩地再现了原文的风格。
本文试图通过新的翻译视角来研究福克纳的著名长篇小说《喧哗与骚动》,通过风格标记理论,从语音标记、语域标记、句法标记、词语标记、章法标记及修辞格标记六方面对李文俊先生的译本进行风格评析,并指出一些风格翻译方面的流失现象,提出一些补偿办法,使得译作能更大限度地体现原作的风格。本文试图把风格视为一个具体的翻译问题,尝试减少或减除翻译上的障碍,以便成功地把风格从一种语言译为另一种语言。并希望能在风格方面,对其它外国作品的翻译也会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整体上提升译作的质量,为我国读者提供更广泛更优质的外国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