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近十几年来国际风险管理领域的一项重要创新,巨灾风险证券化是日益增长的巨灾风险保障需求与传统保险业自身承保能力有限之间矛盾的产物,是对传统保险风险管理手段的创新,能够有效地化解保险业的巨灾承保风险。
我国是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但至今尚未建立科学的巨灾风险化解体系,巨额的自然灾害损失除受灾单位和个人自行承担外,基本上依靠国家财政给予补偿。国外成功的巨灾风险证券化实践对我国化解巨灾风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在阐述巨灾风险证券化产生背景、原理和结构的基础上,结合巨灾风险证券化主要产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巨灾风险证券化进行了详细的文献综述,并介绍了巨灾债券的发展现状。
考虑到我国发展巨灾保险风险证券化最适宜的证券品种是巨灾债券,因此,本文收集我国1980-2006年的165次洪涝灾害损失数据和1920-2006年我国每年发生的重大洪涝灾害次数数据,利用非寿险精算技术分析我国洪涝灾害的损失分布和次数分布,并在此基础上利用CAPM模型和债券定价原理设计我国洪涝灾害债券的收益率和价格,从而对洪涝灾害债券作了初步设计。
最后,结合我国国情,从应用环境和应用条件两个方面提出了在我国实施巨灾风险证券化的若干建议,文章指出,发展巨灾风险证券化应该首先完善资本市场,其次要积极培育保险证券化各方面人才,最后逐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