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材料力学性能的多种尺度模拟

来源 :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KOUHUI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纳米科技促使新的纳米材料不断产生。一维纳米材料是指在三维空间中有两维处于纳米尺度范围的材料,如碳纳米管、金属纳米丝等。纳米材料由于其结构的特殊性和大的比表面积而表现出一系列新的效应,如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量子效应和量子隧道效应等,这使得纳米材料具有许多不同于传统材料的独特性能。仅仅通过实验方法并不能完全了解纳米材料的微观结构、性能及内在机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计算机模拟已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的研究中。本文以碳纳米管及纳米金属Cu丝等一维纳米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子动力学、连续介质壳模型及分子结构力学方法,对其变形等力学性能进行多种尺度下的模拟。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本文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轴向载荷下单壁碳纳米管的静动力屈曲问题,并计算碳纳米管的轴向弹性模量。建立单壁碳纳米管的悬臂梁模型并研究碳纳米管在径向压缩载荷作用下的变形。(2)分别采用连续介质壳模型及分子结构力学方法,研究轴向载荷作用下单壁碳纳米管的静动力屈曲问题,得到不同尺寸单壁碳纳米管的临界屈曲应变,将所得结果与分子动力学进行比较,并总结这几种方法各自的优缺点及其适用范围。(3)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建立纳米单晶Cu丝的分子动力学的计算模型,研究纳米单晶Cu丝在拉伸、压缩及弯曲载荷作用下的变形,得到纳米单晶Cu丝的变形规律。
其他文献
工业机器人是集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传感器、人工智能等多学科先进技术于一体的现代制造业重要的自动化装备,其技术附加值很高,应用范围很广。机器人的轨迹规划是机器
综合运用岩心资料、测井资料、地震资料,对济阳坳陷上第三系河流相层序地层学进行了系统研究.首先,阐述了济阳坳陷上第三系层序地层划分与对比的方法,建立了全坳陷的层序地层
本文尝试分流动单元来建立测井解释模型,从而提出了一种新的地质条件约束下的测井解释与评价方法,即流动单元约束下的测井评价方法.该方法是在常规测井二次解释的基础上,引入
高精度瞬变电磁法成为当下地球物理勘探中一个非常热点的研究对象。目前国内外关于瞬变电磁的解释技术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层状介质反演;另一类是电导率-深度转换的近似解释
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重要基础产业,作为先进制造技术的基础设备,数控机床一直是研究的重点。精度作为衡量数控机床性能的重要指标,长久以来都
本文结合广西215地质队的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广西大厂矿田地质矿产数据库的建立与开发”选题,以空间信息统计学这一边缘交叉学科的理论为指导,开发了“广西大厂中央资源数据
高分辨抛物线拉冬变换已广泛应用于地震资料的处理和解释中,但由于其算法中存在变量对角矩阵,从而破坏了托布利兹结构,对处理大型数据是相当昂贵的.该文详细讨论和分析了抛物
电源系统作为立方星的关键系统,担负着星上能源的获取、存储和分配任务,是保证其他子系统正常工作的基础。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最大功率点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