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决策树方法的锦州湾围填海信息提取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waha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选择锦州湾部分海域为研究区,选取2000年、2005年、2010年以及2015年多景Landsat7ETM+影像数据以及landsat8OIL影像数据作为主要数据源,建立了研究区围填海利用类型分类体系及遥感解译标志。运用决策树分类方法与监督分类方法对2015年Landsat8OIL影像进行围填海利用类型进行分类,通过进行精度对比。选择分类精度较高的方法对剩余影像进行相同方法的处理,获得研究区近十五年的围填海利用类型的统计及变化信息。本文的研究结果如下:  (1)基于《海域使用分类体系》以及《海籍调查规范》中对海域使用类型的定义和研究区域的实际情况以及遥感解译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建立了锦州湾海域的围填海利用类型分类体系及遥感解译标志。采用两级参差分类体系,将研究区海域的围海和填海造地以及未利用地划分为一级类,将围海区域划分为盐业用海、养殖用海、围而未填区域三个二级类;填海造地分为建设填海造地、农业填海用地以及填而未建区域三个二级类;未利用地则包括了未利用水域及滩涂两个二级类。  (2)对2015年Landsat8OIL遥感影像进行围填海利用类型信息的提取,利用影像的光谱信息、纹理信息以及形状信息建立决策树分类模型,对信息提取过后的结果与利用监督方法分类提取的结果进行对比,决策树方法的总体分类精度为90.75%,监督分类法的总体精度为80.50%。前者的提取精度明显大于后者。  (3)利用决策树分类方法对剩余影像进行类型信息分类提取,对多期的影像的分类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研究区内未利用地的面积在逐渐减少,由2000年的482.5km2减少到2015年的114.92km2;围海和填海面积在持续增加,围海面积由2000年的88.82km2增加到2015年的215.98km2;填海面积由2000年的10.1km2增加到2015年144.92km2。
其他文献
我国是一个旱灾频发的国家,尤其近几十年来,随着人口的增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水环境压力的加大,旱灾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程度也愈来愈严重,正日益成为我国最严重、最
聚落地理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是研究人地关系的一个重要切入点。但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随着各国城市建设和城市经济的恢复与快速发展,国际地理学界将研究的重心
粒度作为衡量气候变化指标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所谓沉积物粒度组成是指不同粒径的颗粒在沉积物中所占的百分比,对于查明沉积物的物质来源、搬运介质和动力、沉积环境
本文基于分布式SWAT模型,针对南方丘陵区坡长提取和崩岗侵蚀的特点,开展了南方丘陵区域土壤侵蚀的SWAT模拟研究。首先,SWAT模型采用MUSLE方程基于HRU计算土壤侵蚀量,坡长则是
随着现阶段三维建模技术的发展和对矿产资源日益增加的需求量,三维地质可视化研究成为当前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和矿山地质中急需解决研究的课题。本论文在“江西1:5万陀上(G50E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