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血清4型禽腺病毒(Fowl adenovirus serotybe 4, FAdV-4)主要引起以3-5周龄肉鸡突然死亡并伴随心包积水和肝炎为特征症状的心包积水-肝炎综合征(Hydropericardium hepatitis syndrome, HHS)。1987年8月FAdV-4首先报道发现于巴基斯坦安加拉地区,2015年7月首次有文献确认中国发生该疾病。血清4型禽腺病毒广西分离株(FAdV-4GX2013)于2013年分离自广西某地肉鸡场,在临床上具有较强的致病性。为进一步了解FAdV-4 GX2013毒株的生物学特性,我们对该毒株致细胞病变作用、SPF鸡胚致病性和对SPF雏鸡的致病情况进行了研究,并测定了全基因组,与其他来源的禽腺病毒毒株基因组进行了分析比较。另外,通过原核表达系统表达了该毒株的结构蛋白纤丝蛋白Ⅱ(fiberⅡ),建立了特异性检测FAdV-C的方法,为FAdV-C感染的诊断和监测提供技术手段。1血清4型禽腺病毒GX2013株生物学特性的鉴定将FAdV-4 GX2013毒株经绒毛尿囊膜途径接种9日龄SPF鸡胚后,5d后开始出现鸡胚死亡。随后对死亡和未死亡鸡胚进行剖检观察,可发现感染FAdV-4 GX2013毒株的鸡胚绒毛尿囊膜增厚,鸡胚发育不良;胸肌和腿肌有广泛性针尖状出血点;鸡胚肝脏肿大,出血,边缘坏死:脾脏肿大,充血发红;肾脏肿大,出血,肾小管变性,突起;腺胃水肿,出血;腺胃、肌胃交界处有溃疡灶。为观察FAdV-4 GX2013毒株对鸡的致病性,将FAdV-4 GX2013毒株经滴鼻和颈部皮下注射接种1日龄SPF鸡后,7天内滴鼻组和颈部皮下攻毒试验组鸡死亡率分别是80%和100%。临床症状表现为心包积液,肝脏肿大、伴有多灶性坏死的病变,肌胃粘膜固有层溃疡,肾脏肿大。为研究FAdV-4 GX2013毒株在细胞上的病变情况,将其分别感染DF-1、Vero、293T、CEF、CEL、LMH细胞后,发现该毒株在CEF、DF-1、293T和Vero细胞上不增殖,但可以在CEL、LMH细胞上增殖并引起病变。合成引物成功扩增GX2013毒株全基因组序列,并进行序列的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FAdV-4 GX2013株全基因组大小为43752bp,基因组的特点与近期国内血清4型禽腺病毒分离株HB1510株并无区别。2禽腺病毒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本研究通过PCR扩增了FiberⅡ基因并克隆到pET-32a(+)表达载体,将重组表达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中,经IPTG诱导获得了大小为40kD左右以可溶形式表达的fiberⅡ重组蛋白。用纯化的FiberⅡ重组蛋白作为包被抗原,建立了检测FAdV-C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该间接ELISA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重复性。采用此方法检测临床样品16份,阳性率为18.75%。此方法的建立为FAdV-C的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简便、快捷的血清学诊断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