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海绵城市建设的推进,透水沥青混合料成为“海绵城市”建设材料之一,透水沥青路面在实质性应用过程中,表现出排水、抗滑、行车安全舒适等优良性能,成为“会呼吸”的城镇景观路面。但透水沥青路面在使用过程中极易发生堵塞,随着堵塞的加剧透水功能不断衰减直至完全散失,从而缩短了路面的使用寿命,因此透水沥青路面抗堵塞性能的提升问题是急需重视和解决的问题。而透水沥青路面的抗堵塞性能与路用性能之间存在制约关系,最大化的实现抗堵塞性能和路用性能之间的平衡对提高透水路面的使用品质至关重要。本文以透水沥青混合料(Permeable Asphalt Concrete,简称PAC)为研究对象,以空隙率、最大公称粒径、级配类型、沥青种类四种影响因素为试验因子,设计透水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及抗堵塞性能的平衡优化试验,通过对敏感因素的量化与分析,研究了各试验因子对路用性能及抗堵塞性能的影响规律,根据研究结果结合灰色关联综合分析法进行PAC级配优选。首先,设计制备不同结构参数的透水沥青混凝土试块,研究了不同试验因子对透水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的影响规律。其次,建立了预估堵塞次数的数学模型用以评价透水沥青混合料的抗堵塞性能,并利用自制的抗堵塞性能评价系统装置通过室内试验模拟PAC的降雨堵塞过程,运用抗堵塞性能评价方法评价透水沥青混合料的抗堵塞性能。最后,在优化抗堵塞性能的基础上结合路用性能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进行PAC级配优选。结果表明:透水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越高,级配越粗,最大公称粒径越大,其透水性能和抗堵塞性能越强,但水稳定性能和抗飞散性能较差;较粗的级配和较大的最大公称粒径均能提高透水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空隙率的增大使其高温稳定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空隙率达到21%左右时透水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最强;选用高粘改性沥青作为胶结料能明显改善PAC的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和抗飞散性能,但对透水和抗堵塞性能影响不明显。在路用性能及抗堵塞性能研究的基础上优选PAC级配,初选最大公称粒径为13mm、目标空隙率为21%、级配类型为偏粗型级配,以9.5~16.0mm与4.75~9.5mm粒径骨料含量的比值为变量,运用灰色关联综合分析法优选PAC级配,当9.5~16.0mm与4.75~9.5mm粒径骨料含量的比值为1.2时PAC13级配最优。本研究最终优选出的PAC级配在具有较高的抗堵塞性能的同时也能保证良好的路用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