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跨径的不断增长,桥梁特别是缆索承重桥梁对风荷载的作用越来越敏感。近年来,人们在苏通长江公路大桥、荆岳长江大桥等斜拉桥上观测到了斜拉索的高阶涡激振动现象,造成了套筒和阻尼器等附属设施的破坏,产生了很大的经济损失,这超出了人们对桥梁索结构涡激共振现象的认识。我国在建的甬舟铁路西堠门公铁两用大桥(简称“西堠门公铁两用大桥”)是一座边跨无吊索的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梁,边跨主缆长达727m,可能会发生振幅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跨径的不断增长,桥梁特别是缆索承重桥梁对风荷载的作用越来越敏感。近年来,人们在苏通长江公路大桥、荆岳长江大桥等斜拉桥上观测到了斜拉索的高阶涡激振动现象,造成了套筒和阻尼器等附属设施的破坏,产生了很大的经济损失,这超出了人们对桥梁索结构涡激共振现象的认识。我国在建的甬舟铁路西堠门公铁两用大桥(简称“西堠门公铁两用大桥”)是一座边跨无吊索的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梁,边跨主缆长达727m,可能会发生振幅明显的涡激共振甚至高阶涡振现象。为此,本文以西堠门公铁两用大桥边跨无吊索主缆为工程背景,设计了适用于斜索的三维连续气弹模型。采用风洞试验的方法,研究了西堠门公铁两用大桥边跨主缆的涡激振动响应特征及其抑振措施。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和成果如下:(1)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西堠门大桥的全桥及边跨主缆进行了动力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全桥的1阶横弯频率0.0893Hz、1阶反对称竖弯频率0.1291Hz、1阶正对称竖弯频率0.1418Hz、1阶扭转频率0.2645Hz。边跨主缆的1阶面内和面外频率分别为0.202Hz和0.184Hz,前5阶面内频率高于对应的面外频率值。(2)考虑垂度效应的影响,将一种新型的吊索三维气弹模型设计方法推广到斜索。以西堠门公铁两用大桥边跨主缆为背景,研究了垂跨比对边跨主缆动力特性的影响规律。采用理论分析方法对比研究了原型结构和气弹模型的涡振响应。探究了该模型设计方法推广到斜索的适用条件。以此为基础,确定了模型的长度缩尺比及直径缩尺比,设计并制作了西堠门公铁两用大桥的边跨无吊索主缆的三维气弹模型。结果表明:短模型的垂跨比随几何缩尺比的增大而增大,在几何缩尺比1:20时与原型结构接近;短模型的频率计算结果均高于长模型;短模型在几何缩尺比高于1:20不发生明显振动,几何缩尺比大于等于1:20响应与长模型接近。本文设计的三维气弹模型几何缩尺比采用1:20。(3)以西堠门公铁两用大桥边跨无吊索主缆为背景,进行了三维气弹模型测振风洞试验。研究了风向角、风速等对边跨主缆涡激共振响应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边跨无吊索主缆在风向角0°、+10°、-10°、+50°、-50°、+60°、-60°下发生涡激共振;最大涡激共振响应出现在-50°,加速度响应的均方根值为5.2m/s~2,振幅为0.8mm,对应实际桥梁的振幅为16mm;在0°风向角下,4.8~6.6m/s风速范围下内,发生涡激共振的模态高达第16阶。(4)采用三维气弹模型风洞试验方法,研究了西堠门大桥边跨无吊索主缆涡激振动的抑振措施。在-50°风向角下分别研究了阻尼比和缠绕螺旋线对该主缆涡激共振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模型的阻尼比达到0.25%时,西堠门大桥边跨无吊索主缆的涡激共振响应得到有效抑制;当螺旋线直径为0.0714D、缠绕间距为12D时,该主缆的涡激共振也可得到有效抑制。
其他文献
钢-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组合桥面能够增加钢桥面刚度、降低应力幅,有效解决了钢桥面板疲劳开裂以及柔性铺装早期病害两大难题,但仍存在着铺面层容易损坏的问题。环氧沥青具有强度高、温度稳定性好、粘结力强等优异性能,其使用寿命远远大于普通沥青。若将环氧沥青用于钢-UHPC组合桥面结构的铺面层和粘结层,将大幅提高铺装层的耐久性,进一步发挥组
近年来,石墨相氮化碳(g-C3N4)因其成本低、绿色无污染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废水处理,但单一块状g-C3N4具有高电荷复合率、低比表面积和低氧化还原电位的缺陷使其在实际应用中受到限制。为了改善这一问题,经过深入的研究发现剥离块状g-C3N4制备二维(2D)g-C3N4纳米片可以扩大比表面积,丰富活性中心和缩短体积扩散长度。然而,单一g-C3N4纳米片去除污染物的效果远远不能满足光催化去除污染物的要
实现铂(Pt)原子利用率的最大化对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的工业规模商业化至关重要。对于Pt纳米颗粒来说,其比活性随尺寸减小而单调减小,尺寸优化受到尺寸效应的限制;但是对于直径小于3 nm的超细Pt基纳米线(nanowires,NWs)来说,其比活性随直径减小而提高,受尺寸效应限制较小。而目前,对于Pt基纳米线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提升其氧还原反应(ORR)性能,对于提升其性能的主导因素以及异
随着世界上钢结构在建筑领域占比越来越大,许多已服役的钢结构建筑由于服役环境、自身缺陷、荷载变更等原因出现了许多安全隐患,因此急需对有缺陷的钢结构进行加固。目前已有多种加固钢结构的方法,其中增大截面加固法运用较为广泛,多采用普通的混凝土对型钢进行外包裹加固,但由于粗骨料的存在,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不易振捣、粗骨料难以均匀分布等问题,并且普通钢筋混凝土受到了型钢初始应力的制约,因此加固效果难以达到理想
众所周知,工程结构中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而确定性分析方法难以衡量这些不确定性对结构性态的影响。结构可靠度分析为不确定性在工程结构系统中的传播和量化提供了理论基础和计算手段。另外,由于工程结构在服役期间所处环境的复杂性,结构参数和荷载随时间不断变化,这导致结构可靠度亦随时间不断变化。因此,工程结构的时变可靠度分析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结构时变可靠度分析方法中,基于极值分布的方法在工程中被广泛采
近年来,由于能源危机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人们越来越重视可持续清洁能源的发展,而电催化转化技术作为发展可持续清洁能源的一种重要手段备受人们关注。二维纳米材料因其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在电催化过程中可以提供较多的活性位点,从而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性能。此外,二维纳米材料易于调控的电子结构在电催化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因此,本论文探讨了不同的二维纳米材料在电催化领域的应用。本论文旨在通过对制约电催化剂性能的
边坡灾害是工程建设的主要病害之一,具有突发性强、防治难度大的特点,极易造成交通中断、建筑坍塌等严重安全事故,导致重大财产损失及人员伤亡。传统的边坡人工检查方法存在风险高、难度大、效率低等问题,难以服务于长周期、高频率的边坡灾害调查。本研究利用机器视觉、摄影测量、无人机系统等人工智能技术,开展智能化边坡灾害监测方法,提出了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的三维重建与灾害识别方法。本文所提出的边坡监测方法将提高边坡
氨作为重要的农业肥料、工业原料、未来的燃料替代品和储氢分子,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工业制氨主要采用Harbor-Bostch工艺,存在能耗高、同时产生温室气体CO2等问题。电化学合成氨具有高效环保节能,并且可实现分布式生产等优点,目前研究的热点是高效催化剂及最佳合成工艺。本文采用水热法制备出了MOFs及其衍生物和NFO@MOFs复合材料,分别研究了组成、电位、温度和磁场强度对材料电催化氮
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在沥青相中可形成三维网状的聚合物相结构,该结构可以赋予沥青优异的高低温路用性能。然而,在沥青路面的建造与服役过程中,沥青相的氧化硬化和SBS改性剂的老化降解会破坏SBS改性沥青中聚合物相和沥青相的原有结构,严重影响了改性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和服役寿命。老化SBS改性沥青路面的翻修和重建会产生大量废料,对废料进行再生利用是防止废料污染环境,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
挡土墙作为围护结构被广泛的运用于基坑、公路、铁路等工程中,明确作用于挡墙上土压力的大小和分布,对设计出安全又经济的挡墙具有重要的工程实际意义。随着岩土工程的发展,挡土墙后填土的性质逐渐复杂,不仅仅是无黏性的砂土,出现众多黏性填土的情况。目前,对于土体中客观存在的土拱效应的研究局限于无黏性土,在黏性土中的研究较少,这正是本文研究的目的。为此,本文旨在探讨主动和被动状态下土拱效应对于黏性土体土压力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