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碳酸二甲酯具有优异的溶解性,低毒性和高反应活性而被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目前,二氧化碳衍生物碳酸乙烯酯与甲醇酯交换法是制备碳酸二甲酯的一种重要合成方法。近年来,离子液体被认为是催化碳酸乙烯酯与甲醇酯交换反应高效且无腐蚀性的均相催化剂,但其面临着分离回收困难的问题。本论文致力于设计合成对甲醇具有溶胀性能的聚离子液体,利用聚离子液体的机械稳定性和溶胀性能实现高效催化碳酸乙烯酯与甲醇酯交换反应。本文的主要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碳酸二甲酯具有优异的溶解性,低毒性和高反应活性而被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目前,二氧化碳衍生物碳酸乙烯酯与甲醇酯交换法是制备碳酸二甲酯的一种重要合成方法。近年来,离子液体被认为是催化碳酸乙烯酯与甲醇酯交换反应高效且无腐蚀性的均相催化剂,但其面临着分离回收困难的问题。本论文致力于设计合成对甲醇具有溶胀性能的聚离子液体,利用聚离子液体的机械稳定性和溶胀性能实现高效催化碳酸乙烯酯与甲醇酯交换反应。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概述了碳酸二甲酯的应用、制备方法和酯交换法制备碳酸二甲酯的研究现状,以及聚离子液体的溶胀性能和应用。(2)采用自由基引发聚合合成了三类不同类型的含脂肪酸根的聚离子液体,包括脂肪酸根直接固定在聚合物链上、处于游离状态以及位于咪唑环3-位取代基的聚离子液体。考察了聚离子液体在一系列溶剂中的溶胀能力,发现聚离子液体在溶度参数大于24.4 MPa1/2的溶剂中溶胀,且在甲醇中具有明显的溶胀行为。分析了聚离子液体的结构对其溶胀能力的影响,发现使用离子型交联剂,含有易形成氢键的羧酸根,以及咪唑环上具有长链取代基的聚离子液体溶胀度更高。将上述聚离子液体用于催化碳酸乙烯酯与甲醇酯交换反应,发现含有脂肪酸根的聚离子液体具有良好的催化效果,催化活性随其在甲醇与碳酸乙烯酯混合溶剂中溶胀度的增大而增大。其中具有最大溶胀度(QMe OH/EC=25.9(g/g))的聚离子液体(poly[VOIm-AA-DVIm])(DMC收率76.6%,选择性90.1%)展现出与均相离子液体[BMIm]OAc(DMC收率77.9%,选择性96.2%)相近的活性。(3)采用自由基引发聚合合成了含苯甲酸根的聚离子液体。测量了聚离子液体在一系列溶剂中的摩尔溶胀度,发现聚离子液体在溶度参数大于26.5 MPa1/2的溶剂中溶胀,且摩尔溶胀度与溶剂的Hansen溶度参数呈线性正相关。测试了不同结构的聚离子液体在甲醇中的溶胀能力,发现在甲醇中的溶胀度随着交联剂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其中含正丁基取代基的聚离子液体(poly[VBIm-VBA-DVIm]-2.5%)在甲醇中具有最大的摩尔溶胀度(QM=527mmol/g)。通过冷冻扫描电镜观测聚离子液体在甲醇中的溶胀形貌为多孔的交联网络结构。将溶胀聚离子液体用于催化碳酸乙烯酯与甲醇酯交换反应,发现具有相似结构的聚离子液体的溶胀度与其催化活性呈线性正相关。在甲醇和碳酸乙烯酯混合溶剂中具有最高溶胀度的聚离子液体(poly[VBIm-VBA-DVIm]-2.5%)(DMC收率78.6%,选择性98.1%)与相应的均相离子液体[BMIm]BA(DMC收率77%,选择性96.3%)的活性相当。poly[VBIm-VBA-DVIm]-2.5%可循环7次,催化活性无明显的降低。
其他文献
虽然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各种类型癌症的治疗中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对胆管癌的研究非常有限。近来有小样本研究表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化疗可能会改善转移性胆管癌的预后。为评估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化疗治疗中国晚期胆管癌患者的疗效和耐受性,Zhao等回顾性分析了130例解放军总医院由病理确诊为转移或复发性,未接受化疗的胆管癌患者的病历,这些患者包含了肝内/外胆管肿瘤。
由深圳发展银行自主开发的"操作型数据存储(ODS)系统"获得中国人民银行2011年度"银行科技发展奖"二等奖,标志着近年来深圳发展银行在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同时充分展现了操作型数据存储在数据管理、数据治理方面对银行管理分
糖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大气环境中,且其浓度占比相对较高,对局部地区甚至全球的气候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另外部分糖类化合物因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被作为生物质燃烧、二次有机气溶胶等的示踪剂。低分子脂肪酸是大气细颗粒物(PM2.5)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可参与云凝结核的形成,影响着全球大气系统能量平衡,并且可以增加大气降水的酸度,影响城市能见度。然而,近年来研究表明个别糖类化合物在大气中并不稳定,且糖类化合物在
纳米银作为一类新型功能材料,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如高电导率和热导率,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效应,化学稳定性,催化活性和非线性光学行为等)而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这些特性使其在油墨、微电子和医学成像等方面具有潜在应用价值。银纳米粒子具有与块状金属显著不同的物理化学性质,尤其是纳米银复合材料,它的制备和应用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单一的银纳米粒子具有易氧化和聚集,稳定性差和催化活性低的缺点,因此
钛硅分子筛/H2O2(TS/H2O2)体系催化氧化丙烯生成环氧丙烷(PO)过程(HPPO)是PO生产绿色化工技术发展的趋势。钛硅分子筛催化剂失活的根源及相应再生方法研究是HPPO过程技术研发的关键之一。论文以Ti-MWW在HPPO过程中的失活为研究对象,系统考察了反应体系中有机物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发现了PO与催化剂之间的化学相互作用是Ti-MWW失活的根源,进一步发展了相应的再生方法。研究工
抗生素被广泛用于治疗家畜的微生物和原虫感染,由于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需求而被大量合成。抗生素的广泛使用构成了严重的污染威胁,以硝基呋喃(nitrofurans antibiotics,NFAs)和硝基咪唑(nitroimidazole antibiotic,NIAs)为代表的硝基类抗生素,不仅用于细菌感染的治疗,而且在利益的驱使下还被用作促进动物生长的添加剂。然而,其潜在致癌性和毒性危害了人类和生
本论文通过考察抗性淀粉(RS)对脂多糖(LPS)急性和慢性应激条件下樱桃谷肉鸭生产性能、血清内毒素和炎症因子、肠道屏障功能、盲肠微生物菌群及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合成、分泌和受体的影响,探讨抗性淀粉对肉鸭肠粘膜损伤的保护作用。试验一:饲粮抗性淀粉对脂多糖急性应激下肉鸭肠粘膜损伤的保护作用本试验设3个处理:(1)CON组(基础饲粮+生理盐水一次性注射);(2)CON+LPS组(基础饲粮+L
二氧化硅(SiO2)纳米颗粒具有较低的毒性、低导热性、高稳定性、较好的可塑性和环境友好性,这些优势使其能在各行各业中都有广泛的用途,因而是材料研究的热点。同时,经过深入的研究发现不同形貌的SiO2纳米颗粒往往都具有独特的性质和用途。首先,空心二氧化硅纳米颗粒(HSPs)具有较大的负载空间,是化工、药物和生物领域很好的运载材料。其次,表面粗糙的SiO2纳米颗粒(RSPs)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表面基团
近年来,以微反应器为核心单元的连续流动化学技术在有机合成领域中备受关注。微反应器是由尺寸在微米到毫米范围的微通道组成的小型反应系统,与传统反应相比,由于微反应器通道微小、比表面积较大,连续流动化学具有高效的传质传热,几乎无放大效应,安全可控,绿色化且易于集成实现自动化控制等优势。虽然微反应器在有机合成中应用广泛,但目前大多数连续流动化学反应装置通用性较差,定制设备价格昂贵,制造周期较长,阻碍了连续
寻找石油替代能源是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也是Science杂志公布的本世纪25个重大科学问题之一。生物质作为唯一可再生的碳源,被视为目前最现实可用的石油替代能源。纤维素是生物质的重要组成之一,具有自然界储量高、不占用粮食资源等优点,它是以葡萄糖为结构单元通过β-1,4键连接形成的天然高分子聚合物,以其为原料制备液体燃料和高值化学品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意义。但由于纤维素解聚反应不可控,产物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