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及目的目前临床上用于妊娠晚期促子宫颈成熟的方法较多,但对于基层医院可选择性却较少,如采用小剂量缩宫素引产其安全性相对较高,但滴注过程中需严密监护宫缩及胎心变化,基层医院孕妇多,助产士少,观察不到位,使其安全性降低;地诺前列酮栓剂是一种可控制释放的前列腺素E2栓剂,促宫颈成熟效果较好,但其价格高,需冷冻保存,对于基层医院经济条件较差的孕妇很难接受。相比之下,低位水囊引产具有操作简单,价格低,且临床依从性好等优点,特别适合基层医院使用。本论文通过比较3Oml、80ml及150ml小水囊引产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的临床效果,探讨不同容量小水囊引产在产科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为提高临床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效果提供证据及经验。方法选取我院产科2009年10月-2011年12月收治足月妊娠、宫颈条件不成熟及要求引产孕妇1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0ml组、80ml组及150ml组,每组各60例,分别应用液体充盈的30mlFoley尿管以及80ml和150ml小水囊促进宫颈成熟;对三组产妇的临床促宫颈成熟有效率、引产前后宫颈评分、分娩方式、引产至临产时间、第一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率、新生儿体重以及脐带脱垂率等项目进行比较。结果1.30ml、80ml、150ml组产妇促宫颈成熟有效率分别为83.3%,95.0%,98.3%:80ml和150ml组产妇促宫颈成熟有效率显著高于30ml组(P<0.05),而80ml和150ml组产妇促宫颈成熟有效率组间进行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2.30ml、80ml、150ml组引产前宫颈评分分别为(3.6±1.0)分,(3.7±0.9)分,(3.5±1.2)分;30ml、80ml、150ml组引产后宫颈评分分别为(6.9±2.1)分,(10.6±3.7)分,(11.3±4.2)分;三组产妇引产前宫颈评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80ml和150ml组产妇经水囊促宫颈成熟后宫颈评分明显高于30ml组产妇(P<0.05),80ml和150ml组产妇引产后宫颈评分进行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3.80ml和150ml组产妇剖宫产率、引产至临产时间及第一产程时间均显著优于30ml组产妇(P<0.05),而80ml和150ml组产妇剖宫产率、引产至临产时间及第一产程时间组间进行比较,亦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4.80ml和150mml组产妇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率及新生儿体重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5.30ml、80ml以及150ml组脐带脱垂率分别为0,0,3.3%;30ml和80ml组产妇脐带脱垂率与150ml组进行比较,显著降低(P<0.05),但30ml组、80ml组产妇脐带脱垂率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6.卡方检验结果显示,30ml和80mml组剖宫产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孕妇的宫缩过强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产妇中均未见急产病例;产后随访六周未发现产褥感染病例;150ml组出现两例产道裂伤;方差分析和卡方检验结果显示,三组孕妇在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方面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容量小水囊应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临床效果确切,而且80ml小水囊与30ml和150ml水囊相比,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作为临床首选水囊促宫颈成熟方式加以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