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台梭利教育本土化的个案研究——以重庆市北碚区B幼儿园为例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y3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蒙台梭利教育法是意大利教育家玛利亚·蒙台梭利创立的,早期是针对智障儿童的学习与发展而设计的训练方案,后来经过修改的方案也适用于幼儿园年龄的正常儿童,但蒙台梭利法引入中国后,必须考虑它的适用性与本土化问题,对于蒙台梭利教育理论的发展、完善将是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教育工作者的任务。作为幼教工作者,在学习、运用的过程中就是要解决蒙台梭利教育本土化的问题,也就是说我们如何扬弃地吸纳她的教育理念,并将其合理的内核融入幼儿园的教育中,形成符合本地实际并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符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精神的本土教育,从而最大限度地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多元培养和优良个性的和谐发展。 本研究围绕蒙台梭利教育的本土化问题,以重庆市北碚区B幼儿园为个案,综合运用文献法、观察法、访谈法、实物分析法等多种方法收集资料,对该幼儿园的蒙台梭利教育进行了研究,进而分析影响本土化的因素,同时为蒙台梭利教育本土化的进一步推进提出了具体建议。 研究发现,该幼儿园的蒙台梭利教育的本土化理念是在遵循蒙台梭利教育的宗旨的基础上用蒙台梭利教育为本土服务;本土化实践包括:环境创设本土化;在教具操作过程中,教具使用进行了本土化,并根据需要开发出新的教具;教师角色也有所改变,不仅是看护者、帮助者、观察者,还是与家长之家积极的沟通者、新知识的学习者、课程的开发者、教学的反思者:教育内容也有所改变,主要是参照《纲要》中五大领域的要求;而教育方法,也没有完全按照蒙台梭利三步教学法的要求,而主要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 本研究提出的建议有:充分考虑移植蒙台梭利教育的文化差异;正视蒙台梭利教育本身的局限性;合理改造和应用蒙台梭利课程中的教育因素;园长要为教师提供宽松的成长环境;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重家庭与幼儿园的衔接与沟通。
其他文献
人际交往能力在大学新生的整体素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人的全面发展。然而众多大学新生的人际交往状况令人堪忧,因为人际交往适应不良导致的恶性事件
本研究主要关注空间和运动怎样影响人们对时间的感知,并从延迟折扣的角度体现出这种影响作用。前人对时空隐喻的研究表明,自我运动会影响时间的空间表征;不同类型的运动、人自
现代社会是一个知识社会,每天都会涌现大量的知识信息。目前的文献标引方式大多是采用分类法或主题法,这两种标引方法难以有效为用户提供针对问题的解决方案。文献信息资源可
图形的对称性在图形识别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观察者对对称性客体更加敏感,容易将注意资源分配在对称图形上。诸多研究表明,客体的对称性在视知觉作业中具有优先效应,能够促进当前
随着管理渎职等丑闻的曝光,引发人们的信任危机,学界和企业实践者越发重视真诚在组织中的价值,呼吁领导和组织的真诚,以重建信心。本研究集中关注真诚议题,扎根于领导理论中较为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