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清代延边地区建置演变与“越垦韩民”

来源 :延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kkw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考察了清代延边地区的建置演变及其与“越垦韩民”间的相互关系。  本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论三部分构成,共分五章。  第一章为绪论部分,阐述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动态、研究方法等问题。  第二章主要阐述了珲春协领与“越垦韩民”间的关系问题。自战国后期起,统辖延边地区的历代统治机构先后在此设治进行管理。1644年清廷定鼎中原后,对东北地区实行封禁政策,在延边地区则设立“南荒围场”,未设有任何管理机构。1714年,清廷在珲春河地方设置珲春协领,隶属于宁古塔副都统,成为清代延边地区建置的嚆矢。1859年,清廷为珲春协领赏加副都统衔。珲春协领在防范韩民犯越、刷还本国和俄界内犯越韩民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第三章主要阐述了珲春副都统与“越垦韩民”间的相互关系问题。1881年,清廷宣布延边地区解禁,开始实行移民实边政策。与此同时,将珲春副都统衔协领升级为珲春副都统,隶属于吉林将军。1900年义和团运动前,清廷在延边地区先后设立了招垦局、吉林通商(越垦)局、抚垦局等机构,办理民政相关事宜。其中,吉林通商(越垦)局、抚垦局是专门管理“越垦韩民”的最早机构。  第四章主要阐述了延吉厅等民政管理机构的设置及其对“越垦韩民”的管辖问题。1902年,清廷在南岗设立了延吉厅。翌年,在大砬子设立和龙峪分防经历,管辖图们江以北“越垦韩民”事宜。延边地区近代管理机制开始确立。这一时期,面对韩、日、俄等外来势力对“越垦韩民”裁判管辖权的争夺,延吉厅、和龙峪分防经历、吉林边务公署等机构采取积极措施,坚持和维护对“越垦韩民”的管辖权。1909年间,顺应东北地区吏治改革的潮流,延吉厅升级为延吉府,裁撤珲春副都统,延边地区近代行政管理机制初步确立,对华、韩民的管理也日臻系统化、完善化。  第五章为结论部分,总括了清代延边地区建置演变的过程和特点,及其与“越垦韩民”间的相互关系,阐明了清代延边地区建置演变反映出现今中国朝鲜族迁入并逐渐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早期历史过程。
其他文献
小学语文从三年级开始开设作文课,本应当从基础的段、篇、章抓起,可很多教师急功近利,往往想一蹴而就,眉毛胡子一把抓,结果造成学生作文表达欠流畅、缺乏新意、内容枯燥等现象。重则文不对题,轻则表达不清,错字连篇。其中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作文课有畏惧和厌烦情绪,这已经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了。教师应当采用一些什么方式、方法来训练他们的写作,转化他们对作文的态度,就成了问题的关键。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小学生
针对侧扫声纳系统声图中的几何失真问题,通过拖鱼坐标系的七参数模型,分析了侧扫声纳系统拖鱼姿态、速度、升沉及声线弯曲对侧扫声纳声图造成的几何失真,建立了声图中拖鱼姿态改正、船速和升沉改正以及声线弯曲改正模型,并分析模型误差.研究结果表明:所用模型可有效改善声图的几何形变,模型误差小,对水下目标探测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冷战后,东亚地区国际格局发生一系列深刻变化:地区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强,区域内国家和地区的力量格局重组,美国在亚洲的同盟关系不断进行调整等等。在地区经济一体化方面,从上世纪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