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准入救济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ZiT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国际投资出现了自由化和便利化的趋势,新一代国际投资条约越来越多地采取了投资准入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模式。在这种背景下,投资准入的救济机制就越来越重要。传统的准入后救济机制侧重于对已有投资的保护,而外资准入承诺的目的则在于开放和交换各自的市场,外资准入具有其自身的独特性,这使得准入后救济并不能当然的适用于准入阶段。无救济即无权利,外资准入救济制度的构建要跟得上国际投资领域的新发展,才能使东道国的外资准入承诺不至于落空。一般来说,外资准入是一国国内法规制的事项,外国投资者可首先依据东道国的国内法寻求当地的司法救济或行政救济。但是在立法实践中,国家安全审查这类准入措施可能会豁免于司法审查或行政审查,由此会产生对投资准入救济不足的情况,此时应适当拓宽国家安全审查的救济通道,增强外国投资者的投资信心。同时行政备案将是外资准入的主要管理方式,我国的行政诉讼法并没有明确行政备案的可诉性,这一问题是保护来华投资者准入权利的重要问题。如果国际投资协定中设置了外资准入义务,那么外国投资者及其母国就可以依据协定内容寻求国际救济。在救济程序方面,大多数投资协定都包含投资者——国家间仲裁、国家间仲裁两种仲裁机制。就投资者——国家间仲裁而言,主体适格与否、外资准入争议是否具有可诉性会是投资者将外资准入争议诉诸国际投资仲裁时面临的主要障碍,即使克服了这些障碍,以损害赔偿为导向的诉讼请求也难以契合外资准入的立法目的。就国家间仲裁而言,投资协定缔约国之间的外资准入争议可落入到“条约解释或适用争议”的范畴,缔约国有权依据条约规定将外资准入争议提交至国家间仲裁,以履约为导向的裁决结果也符合外国投资者及其母国的利益。因此应当以国家间仲裁作为主要的救济平台,来强化国家在外资准入争议当中的主导作用。国家间仲裁也存在着对抗性强、透明度不足、与投资者——国家间仲裁产生管辖冲突等问题。在此背景下,调解、争端预防等替代性机制理应受到更广泛的关注。与传统救济方法不同,替代机制更加灵活,强调通过谈判与合作的方式解决争议。替代性机制的目的并不在于形成有法律约束力的裁决或决定,而在于寻求当事方均能够接受的解决方案。因此,替代机制可能比裁判机制更适合于解决外资准入争议,但是替代机制仍需在可执行性、专业机构和人才的建设上作出改进。中国应该着眼于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的趋势,借鉴国内与国际的实践经验,在国内法方面应该给国家安全审查措施留下救济的空间,并明确行政备案的可诉性。在国际法层面注意协调国家间仲裁与投资者——国家间仲裁之间的关系,避免出现管辖权冲突和重复救济的现象。除此之外还可尝试将替代性的争端解决方法纳入到国际投资条约中,以便及时的解决外资准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防止争端的正式形成。中国应构建一个以国家为主导兼顾私人参与,以替代机制为先、以裁判机制为兜底的多元化外资准入救济体系。
其他文献
DC-DC变换器是一种重要的电力电子设备,已逐渐被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工业仪表、军事等各行业领域,同时也对其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这是由于DCDC变换器通常处于实际复杂多变的工作环境,易受到负载参数变化、内部电路参数时变以及输入电源电压波动等因素影响,致使系统输出不能满足较高性能需求。控制策略是实现DC-DC变换器获得最优性能输出的一个重要关键。因此,研究探寻动、静态性能好及抗干扰能力强的DC-DC
1、目的(1)观察针灸治疗难治性周围性面瘫患者临床量表前后评分,探讨针灸治疗难治性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为进一步治疗难治性面瘫提供简捷、有效方案。(2)利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技术,通过难治性周围性面瘫患者治疗前后与健康对照组大脑双侧扣带回(posterior cingulat
低压真空渗碳作为一种清洁、高效、节能的先进热处理技术,以其无内氧化、可盲孔渗碳、渗层均匀性好等优势,成为当前热处理行业重点推广的技术。国际上,低压真空渗碳经过三十多年的工艺创新和技术发展,已经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但国内相关工艺和装备的研究相对滞后,低压真空渗碳成套热处理工艺的相关机理研究不够深入,围绕各类钢种的低压真空渗碳基础研究较少,缺乏对工艺过程涉及的材料表面碳通量及扩散系数等参数
结合绿色环保的理念已成为建筑行业发展的新常态。采用压制成型的秸秆板材内嵌至具有混凝土框格形式的墙体中,形成装配式复合墙体构件应用于村镇住宅建设,以达到环保节能和承重的双重效果。生态复合墙体由钢筋混凝土肋格和外部约束框架构成,将秸秆板材嵌入肋格中。以往学者就内嵌至肋格的材料对墙体的保温隔热性能研究鲜有研究,只着重研究抗震性能,这类材料主要包括加气混凝土砌块、再生轻骨料砌块等,且就单一秸秆板材内嵌至该
近年来,我国华北地区多个省市地区连续出现多次大范围雾霾天气。严重的空气污染,它直接、间接地导致了多种人类疾病的发生,如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以及癌症。大气颗粒物,尤其是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细颗粒物(PM2.5),具有体积小、比表面积大、穿透力强、负载的污染物多,因此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越来越多的毒理学研究表明,PM2.5能够诱导细胞毒性作用的发生,如氧化应激、DNA损伤,炎症反应。
基于自然保护区空间分布特征,与保护对象识别的区域保护优先区结合,优化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是实现区域生物多样性的最佳有效途径。贵州省是我国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区之一,其生物多样性保护受到高度关注。尽管全省已建成以自然保护区为核心、多个自然公园为重要支撑的类型多样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为全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由于贵州地理位置特殊,地形地貌复杂,加上喀斯特地貌
强制阐释成为阐释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与讨论焦点在于阐释对象界定的模糊,阐释者与文本之间的距离造成阐释方式的偏离,这种偏离在某些方面既超出了阐释学基本理论的规范,同时更背离了阐释理论的应用方式和实现途径。张江《再论强制阐释》对强制阐释问题的深入的理论研究与批判,既剖析了强制阐释背离阐释学传统中的理论表征是为强制阐释在理论上的“缺席”,更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了强制阐释的理论“在场”的一面。强制阐释的理论“缺席
傩文化作为一种远古的原始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于傩面具保存不当,大多数傩面具都遭到一定程度的损坏,甚至消失,只有部分傩面图片或者单幅傩面图片遗留下来。利用傩面图像得到其相应的3D傩面形状对于傩文化的保护至关重要。近年来,深度学习在多个领域中展现出自身的发展潜力,并且成功将深度神经网络逐步应用于单幅图像的3D建构中。本文选取毛南族的傩面进行相关研
磁性形状记忆合金是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的一种新型金属功能材料,这类合金除了具有传统的形状记忆效应外,由于发生马氏体相变的同时伴随着磁性转变,因而具有多功能特性,如大磁致应变、巨磁热、磁阻等物理效应。磁性形状记忆合金的制备条件决定了合金的微观结构,进而影响材料的各种物理性能。深入系统地研究这种合金制备工艺与微观结构,有助于理解相关物理机制,为材料的实用化奠定基础。本文采用非自耗电弧炉制备了 Ni50-
巨噬细胞具有可塑性,在不同条件下可分化成M1型或M2型。M1型巨噬细胞释放较高水平的TNF-α、IL-6和IL-1β等促炎因子,对肿瘤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M2型巨噬细胞释放较高水平的IL-4、IL-8和IL-10等抑炎因子,可促进肿瘤的增殖与血管生成。结肠癌是困扰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其发生、发展与机体的反应尤其是肿瘤微环境中的反应密切相关。存在于肿瘤微环境中的巨噬细胞——肿瘤相关性巨噬细胞(T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