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频频出现,成为影响农产品出口与消费者生活的重大经济社会问题。基于中国农产品小生产大流通的格局,承担中国80%以上农产品流通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成为了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已经由最初的“场所型”演变成为了“组织加场所型”,其在农产品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把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农业组织化、规模化的不断发展,将农产品批发市场组织模式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进行较为全面的研究,对于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中,首先对选题意义,研究背景与方法,相关概念,创新与不足进行了介绍。其次从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批发市场组织模式与农产品质量安全两个方面对现有文献进行综述,发现农产品批发市场在农产品供应链中能够担当核心企业的角色,农产品批发市场组织模式能够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但是以往的研究主要以“农户+农产品批发市场”组织模式为主,农民合作社与农业企业的发展使得农产品批发市场组织模式具有不同的内涵,所以对农产品批发市场组织模式与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进一步深入探讨。第三章对农产品批发市场组织模式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机理进行了分析,发现在“农户+农产品批发市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批发市场”、“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三种组织模式中,一体化程度的加强有助于提高注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意识,并且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规范化管理能够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第四章中,通过三个典型案例对农产品批发市场主体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所采取的治理措施进行了探索。结果显示,农产品批发市场在逐渐的由“场所型”向“组织加场所型”转变,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功能日益完善,品牌化、组织化发展迅速,对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无论是从设施还是从制度上都高度重视,农产品批发市场组织模式的一体化发展使得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着较大的提高。最后,从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规范化管理、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核心的一体化发展、建立冷链物流、鼓励人才向农业基层流动四个方面,为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