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货币政策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手段承担着启动内需、促进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升级的历史任务。同时,由于没有关注到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对不同行业的影响,实行以整体稳定为目的的货币政策反而会引起那些对货币政策反应强烈的部门的过度波动,从而进一步加剧了行业失衡。因此,通过研究货币政策的行业效应,深入了解各个行业对货币政策的反应程度,有利于认识货币政策对各行业影响的差异性,从而增强货币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保证宏观经济以及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平稳健康发展。本文通过建立引入货币政策行业效应非对称性的理论模型以及我国货币政策行业效应非对称性的传导机制,从理论上详细分析了要素密集度,行业规模,国企比例,资产负债率,资产结构,流动资产周转率和市场竞争度等因素对货币政策行业效应的影响。基于理论分析结果,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的角度,对我国的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表明信贷渠道是我国货币政策的主要传导渠道,同时利率渠道的影响也逐渐加强。从我国货币政策行业效应非对称存在性的面板数据分析结论来看,我国货币政策存在行业效应非对称性,并且货币政策对行业产出有明显的正向效果。从对货币政策行业效应非对称性原因的分析来看,行业规模、财务杠杆以及市场竞争度是造成我国货币政策行业效应非对称性的主要原因。结合理论、实证分析结果,文章对改善我国货币政策行业效应提出了改善货币政策行业效应的传导机制、制定适应货币政策行业效应的差别化货币政策、加强货币政策与其他政策的协调配合等一系列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