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说叙事伦理的现代转向

被引量 : 109次 | 上传用户:ctzlh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叙事不仅是一种讲故事的方法,也是一个人的在世方式;叙事不仅是一种美学,也是一种伦理。为什么叙事会是一种伦理?因为叙事所关注的,是人类道德中的特殊状况或意外事故,是个人命运的沉浮,以及在这种沉浮中人的哭泣、呻吟、叹息、呼告、希冀。它守护的是残缺的人生,甚至是人性的深渊景象。它提供一个人在世和如何在世的存在坐标。“叙事伦理”不是“叙事”和“伦理”的简单组合,也不是探讨叙事指涉的伦理问题,而是指作为一种伦理的叙事,它在话语中的伦理形态是如何解析生命、抱慰生存的。一种叙事诞生,它在讲述和虚构时,必然产生一种伦理后果,而这种伦理后果就把人物和读者的命运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它唤醒每个人内心的生命感觉,进而确证存在也是一种伦理处境。讲述个人经验是现代小说发生的标志之一。那些异想天开的人,那些病人,那些幽闭在书房或卧室里的人,那些把自己囚禁在内心里的人,才是现代小说真正的主角。从讲述集体经验到讲述个人经验,从面对公众讲故事(说书、戏曲)到面对自我讲故事(面对稿纸、电脑写作),从讲述社会历史故事到讲述自己内心的体验,这种叙事变化,也是一种伦理处境的变化。因此,叙事是在复述生活,也在创造生活的可能性,而“生活的可能性”正是叙事伦理的终极旨归。本文重点关注的,是作为一种伦理的叙事,它在二十世纪来中国小说中的处境和转向。第一章是绪论,探究了叙事与伦理之间的关系,辩识了现有研究中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当前的研究现状和本文的研究思路作了说明。第二章提出,作为学科和写作技艺的叙事理论或许会衰颓,但作为一种伦理的叙事,并不会在我们的生活中消失。中国文学不仅只有关怀社会、现实、民族、人伦的叙事传统,它也有面向存在、追问人生意义、超越善恶、走向生命的宽广和仁慈的写作路向,以曹雪芹、鲁迅、沈从文、张爱玲等人为代表——这一写作路向,在一些当代作家身上也有深切的回应。第三章探究在人民伦理、集体伦理下的个体命运。主要选取了三个个案:“左翼文学”对革命大叙事的复杂讲述,从它如何处置“身体”话语这一角度或可有所发现;四十年代中后期的“自由主义文学”,是人民伦理、军事标准下的个体挣扎,它的超越精神、自在品质,更像是文学史中旁逸斜出的一个奇异段落;而“十七年”小说的叙事逻辑,服从于一个时代的总体话语,个体多数时候是处于静默之中。这些小说叙事所呈现的伦理转向,说出的既是中国文学的遭遇,也是中国人的命运历程。第四章探讨个体伦理下的生命叙事。“新时期”是个体叙事得以建立、成熟的阶段,从铁凝对善的发现和叙写、余华对恶的解析和审视、陈希我对绝望的直面和抗辩,可以见出当代小说已经打开了一个全新的生命空间,并对个体生存作出了新的伦理解释。第五章提出,中国小说进入新世纪后,很多作家都实现了从向西方借鉴到回归传统的后撤式的叙事转向,这可以从本章选取的四部长篇小说中得到确证。莫言、格非等作家开始重视中国的人情美、中国人的生存经验、中国的白话文与文章之道对自己的启发,也激发了更多中国作家转向本土话语的叙事自觉。第六章继续探讨近年来中国小说的叙事变化,指出经验和故事、身体和欲望是近十几年来中国小说的两对关键词,催生它们蓬勃发展的潜在力量,是消费社会的兴起。但小说经验的贫乏和千人一面的个人写作,又迫使我们思考,叙事应该如何实现身体和灵魂的遇合,如何张扬一种灵魂叙事,并重新强调文学是一个审美幻象,一个语言的乌托邦。本文把这个吁求看作是当代小说的叙事前景。辨析中国现当代小说的每一次叙事转向,以及这种转向背后的伦理后果,会让我们重新认识,文学是一门生命的学问,叙事伦理也是一种生存伦理;小说写作既是一个语言事件,也是一个伦理事件。
其他文献
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教师作为高校发展的核心力量,在实现高校的战略目标和可持续性发展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行的高校绩效管理制度存在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刻的价值哲学基础。建立一个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是社会主义的魅力所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所在,也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和外语教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外语教材涌入市场,可供学生和教师选择的外语教材也越来越丰富。面对各种各样的英语教材,我们应该怎样评价教材、教师应该如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兴起了新一轮的区域贸易自由化浪潮。与上世纪50年代的区域贸易自由化不同的是,这些新签订的区域贸易协定不但在合作领域上更加广泛,同时合作的
移动通信从走进人们的生活开始,就日益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当今移动通信领域正在经历迅猛发展,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正在从协议走向应用。无线新业务的不断发展导致移
本文以徽州民居木雕装饰的形态构成为切入点,分别从材质、纹样和构图三方面对徽州民居木雕装饰的外观形态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上系统地揭示徽州木雕的民俗审美属性,并进一步探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数量已经占据了我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但是中小企业长久以来却一直面临着融资门槛高,融资渠道狭窄的窘境。而随着国内物流行业的飞速发展、银
人的认识的来源和正确性保证问题历来是哲学学者关注的问题。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分别提出了从观念到物和从物到观念的两种认识路径来确保人们获得真知的可能性。马克思完成了
为探讨温度对土的临界状态参数的影响,开展了不同围压下宁波软黏土温控三轴试验,获得了不同温度下土的M值变化规律,利用ABAQUS对试验进行模拟验证,结果表明:不同温度下土体应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企业间竞争越来越激烈,尤其在互联网、电子商务高速发展的今天,中国百货销售行业已经进入微利时代。在此情况下企业如何生存与发展成为一个严峻的问题。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