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目视觉的车辆前方障碍物检测方法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ll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可靠的障碍物识别与定位技术可以辅助驾驶员提前了解前方路况信息,当驾驶员行驶在可见度较低的路况时,由于不能及时进行规避,极有可能导致交通事故。近年来,利用机器视觉对障碍物进行检测已成为一个热点,双目立体视觉技术由于其自身不可替代地优势已被大多数学者作为智能驾驶研究的重要辅助手段,例如使用其进行车辆前方障碍物检测。本文首先分析了国内外障碍物检测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选择了双目视觉技术进行障碍物检测;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代价模型框架(Cross-Scale Cost Aggregation,CSCA)的改进立体匹配算法,然后使用ASW算法、SGBM算法、GF+WM(导向滤波结合加权中值滤波算法)和本文立体匹配算法对Middlebury平台数据集提供的图片进行立体匹配,同时计算不同算法的误匹配率和运行时间并进行对比与分析,验证了本文算法的可靠性。本文主要是对双目视觉实现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针对如何实现车辆前方障碍物检测,主要做了如下工作:1、双目视觉平台搭建。通过对平行双目立体视觉模型和相交双目立体视觉模型进行分析,结合拍摄视野和搜索范围条件,选择了平行双目立体视觉模型作为本系统的视觉模型。集成各类硬件和软件设备,搭建了双目立体视觉障碍物检测平台。2、摄像机标定与校正。研究四种坐标系间的转换关系,计算得到世界坐标系到图像坐标系转换的数学模型。根据摄像机的使用条件,选择使用张正友标定法进行相机标定,获取相机的内外参数;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标定距离与标定精度的关系,选取最佳标定距离使标定误差最小化;选用Bouguet方法对相机进行立体校正。3、图像立体匹配。对立体匹配算法四个步骤进行研究,分析并比较多种代价聚合方法。引入多尺度代价聚合模型,结合该模型提出了基于该框架下的改进立体匹配算法。分别与ASW算法、SGBM算法以及GF+WM算法进行误匹配率和运行时间的对比,验证本文算法的可靠性。4、结合视差信息进行测距。本文使用VS2012和Opencv2.4.9为软件开发平台,利用本文匹配算法结合摄像机标定参数获取图像的深度信息。为了进一步验证本文匹配算法的可靠性,设计了摄像机前方不同距离车辆的测距试验,试验设定的距离范围为1-10米。在此基础上分别使用本文算法、SGBM算法和GF+WM算法对设定在不同距离的车辆进行了实际测距,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与其它两种算法相比测距误差率整体降低,而且随距离增加,测距所产生的误差也在变大,当测距在3-6米范围内时,误差率相对较低,选取这个范围内进行障碍物检测,可靠性较高。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27(HSP27)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硼替佐米为主的联合化学治疗(简称化疗)中的表达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多发性骨髓瘤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
随着政治与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教育受到深度撞击。教育观念需要更新,教育体制需要改革,教育内容需要变革,教育的生态规律应得到充分认识。应用教育生态学的观点来研
本文针对新课标理念下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有效开展,从情境创设、引发探究,独立猜想、自主探究,讨论交流、合作探究三个方面进行有益论述。
本文对明代陕西地区的戏曲发展状况做了描述,并且对各种戏曲现象进行了分析。认为陕西在明代虽然已不再是中国戏曲创作与表演的中心,但是戏曲活动仍非常繁盛,变体杂剧中独折
<正>【本刊讯】"目前,巴基斯坦已进入高温、炎热天气,平均气温45℃以上,4~9月都属于高温酷暑时段,最高气温接近60℃。为抢抓施工进度,我们通过调整作业工种及作业时间,避开高
<正>一、我国公务员人才流失严重据《21世纪经济报道》:根据人事部一份名为《中央国家行政机关公务员流失问题不容忽视》的调研报告统计,自从机构改革、人员定岗以来,从1998
公权力与私权利二者之间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世界各国法学界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我国法学理论界也一直在进行该领域的研究,笔者在相关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从法治视角出发,分析了
目的:检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髓源性抑制细胞和Th1以及Th2,并分析髓源性抑制细胞与Th1/Th2细胞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湖南省永州市中心医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的40例类风湿
作者报告了近年收治的12例儿童梨状窝瘘的诊断与处理经验。患者年龄为1.5~10岁。11例表现为左侧颈部炎性肿块,发作期颈部超声检查及核素显像示炎症累及甲状腺左叶,炎症消退后作食管吞钡造
《新民叢報》是1911年辛亥革命前資產階級改良派主義者們的重要刊物,同時也是梁啟超創辦的新聞刊物中歷時最久、影響力最大的刊物。現今中國學界對《新民叢報》的研究有了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