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未成年犯罪是各国刑法学者研究的重要领域,未成年犯罪从宽处罚以及人性化改造也成为各国少年刑法的发展趋势。在许多法治国家,社区矫正成为未成年犯刑罚执行的主要手段,并将未成年犯社区矫正与成年犯社区矫正做出很大的区别。然而在我国,从社区矫正试点到全面推行都没有考虑未成年犯的特殊性,而将未成年犯社区矫正笼统规定在社区矫正制度之下,造成矫正措施不恰当,矫正项目不符合未成年犯身心条件等问题,从而达不到矫正效果。研究未成年犯社区矫正,一方面能更好地教育和改造未成年犯,使未成年人认识罪行并改正,并能够重新融入社会;另一方面促进我国未成年犯罪的研究,完善我国未成年犯社区矫正立法,从而更好地预防和控制未成年人犯罪。本文研究的出发点是尊重和保障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未成年犯的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同时要增加社会公共安全系数,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和稳定。本文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针对我国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制度的现状,找出不足,并提出完善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制度的建议。本文一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阐述未成年犯社区矫正的概念及特点。此部分将未成年犯与成年犯社区矫正进行区别,并将国外的未成年犯社区矫正与我国未成年犯社区矫正进行区别,分析我国未成年犯社区矫正的概念和特点。第二部分主要介绍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制度的理论及现实基础。理论基础方面主要从刑罚的人道主义精神、犯罪学中的文化传播和不同交往理论以及社区矫正相对于监禁刑的优势来论述;而现实基础方面结合了我国目前未成年犯罪的形势、各国未成年刑事立法和司法实践以及国内外的社区矫正经验。以此来论述我国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制度具有理论和现实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三部分主要结合我国未成年犯社区矫正的立法规定和实践情况,分析目前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制度在原则、适用范围、矫正措施、矫正机构和人员配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是针对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我国未成年犯社区矫正的立法建议。具体来讲要确立未成年犯社区矫正的原则;扩大未成年犯社区矫正范围;确立专门的矫正机构和专业人员、丰富矫正措施、加强联合治理机制的建立以及逐步建立前科消灭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