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实证分析

来源 :福州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wn2064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口与经济发展作为人类社会最基础的两个要素,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经济发展对人口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如果没有一定的经济条件,人口就无法存在与发展。同时,人口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具有巨大的反作用,其变动能促进或延缓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解决好人口与经济的发展问题,实现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是保证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当前,福建省人口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分布并不均衡,山区与沿海差异明显,人口与经济间的不协调问题日益凸显,并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福建省的良性发展。故在此背景下,研究福建省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变得尤为重要。本文在结构安排上,首先参考了大量相关国内外文献,扼要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对人口与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成果,对协调发展理论进行了系统梳理,界定了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概念,并详细分析了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的互动机理。其次,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描述出福建省人口与经济的发展现状,并构造出福建省人口与经济互动关系计量模型,对福建省人口与经济互动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1)人口总量的扩大对经济发展的拉动力并不明显;同时,经济发展对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动的影响也较弱。(2)经济发展会使得每万人拥有卫生机构床位数得到较大提升,但对平均受教育年限的促进作用却不明显。(3)第一产业人口比重的降幅越大,第三产业人口比重的增幅越大,经济发展也就越快。(4)经济发展能够显著地增加净迁移人口;同时,城镇化率的上升将会对经济发展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再次,建立福建省人口系统与经济系统的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福建省人口与经济的综合发展水平,构造出福建省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模型,计算出相关年份福建省人口与经济的协调系数,并对影响福建省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其结果表明:(1)在2001-2014年间,除2002-2003年、2010年与2012-2014年这六年外,其余年份福建省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度均为“协调”,即成功实现了两者的协调发展。(2)在人口因素上,平均受教育年限、第一产业人口比重、每万人拥有卫生机构床位数、第三产业人口比重对福建省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影响较大;在经济因素上,外贸依存度、人均GDP、GDP、第一产业产值比重能够显著地影响福建省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最后,根据上述研究结论,并结合福建省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正>2015年9月11日,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和中国指数研究院三家单位共同主办的"2015中国房地产品牌价值研究"成果发布会在北京金茂万丽酒店
<正>从2015年7月1日起,浙江省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将试行新的机制。业内人士认为,抗生素、慢性病、抗肿瘤及高价的专利药价格将会下降,但常用的低价药可能会微涨,明年起浙江
使用.NET技术构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小商品批发市场信息网站模型,通过这个基于.NET的小商品批发市场信息网站的构建,实现了.NET技术和商务信息网站的结合。
随着社会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与工作也较之早前有了巨大改变,而档案管理工作亦深受此影响,随着社会对档案管理工作要求的不断增加,使得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已然无
土匪问题是中国近代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也是中国革命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是中共建立统一战线的特殊对象。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就对土匪提出了利用、改造、清洗的
目的 了解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中测定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 (Pet CO2 )与 Pa-CO2 的相关性及其与肺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方法。 4
据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报告,2008~2013年底,经媒体报道的未成年人遭家暴案件多达697件,超过五成的案例导致孩子死亡!统计发现,以亲生父母施暴为主,多因家庭矛盾拿孩
烈士陵园的建设修缮和管理是社会进步和谐文明的表现,体现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进步与发展。
在当今社会,产品供不应求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由产品、价格的竞争进入到以品牌、价值为核心的品牌竞争时代了。近年来,我国乳业迅速发展,已取得了可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