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煤锅炉湿法烟气脱硫废水“零排放”新工艺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83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针对燃煤锅炉电厂石灰石-石灰湿法烟气脱硫废水,提出采用“改良混凝-沉淀法”预处理工艺和“机械过滤+微滤+纳滤”深度处理工艺对脱硫废水进行处理,可实现该类废水处理“零排放”的目的。论文以实际电厂石灰石-石灰湿法烟气脱硫系统旋流器溢流出水为原水,进行了较深入的实验研究,其中预处理实验包括单因素优化实验和响应面-中心复合优化实验。单因素优化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搅拌速度为160rpm,搅拌时间为60min,加药量为2500mg/L为最佳工艺条件,在此条件下出水中各项指标均满足DL/T997-2006的水质标准。响应面-中心复合优化实验采用数值模型优化计算和实验验证,计算结果表明,在加药量为3018.0mg/L,温度为40.5℃,pH值为5.7的最优条件下,重金属去除率最大值、氟化物去除率最大值和上清液浊度最小值分别为76.589%,71.627%和0.80 NTU。在最优条件下进行验证实验,出水镍离子含量、锌离子含量、氟化物含量和上清液浊度分别为0.640 mg/L、1.68 mg/L、14.8 mg/L和2.1NTU,重金属去除率、氟化物去除率和上清液浊度分别为75.86%,73.95%和2.1 NTU,与模型预测值吻合的很好,所有指标均满足DL/T997-2006的水质标准要求。深度处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纳滤过程中,操作压力2.5Mpa和操作温度25℃为最适操作条件。在此条件下,出水pH值为7.79,出水中TDS、Cl-、F-、SO42-、Ca2+、Al3+和Zn2+的含量分别为2720 mg/L、719.9 mg/L、1.97 mg/L、213 mg/L、24.8 mg/L、0.02 mg/L和0.05mg/L,Fe3+、Cr6+、Ni2+和Cu2+的含量均小于0.01mg/L,出水水质满足脱硫系统工艺水回用要求。研究还发现,每隔5.3h对膜系统进行一次清洗,降低纳滤进水中残留药剂,减少硫酸钙晶体析出和及时去除硫酸钙结晶产物均有助于降低膜污染程度和提高膜处理效率。改良混凝-沉淀法克服了传统混凝-沉淀法中存在的诸多弊端,只需添加一种粉末净水剂,出水即可满足《火电厂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废水水质控制指标》(DL/T 997-2006)要求。机械过滤-微滤-纳滤工艺可去除废水预处理工艺中大部分的硫酸盐和氯化物,出水水质可满足脱硫塔工艺水要求,与反渗透和蒸发浓缩等常规脱盐工艺相比,纳滤具备投资少、成本低、能耗小和安全稳定等特点。本文所开发研究的“零排放”新工艺满足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的环保需求,对解决目前我国火电厂脱硫废水处理中存在问题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和较好的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利用芳烃油、石油树脂和聚合物改性剂制备彩色沥青,并通过DSR动态剪切流变仪对比分析了彩色沥青、基质沥青和SBS改性沥青的流变性能,重点研究试验温度和加载频率对复数剪切模
对纳米级微生物细胞破碎机及其在酱油生产中的应用研究,对该机工作原理、结构、技术参数、操作方法、破碎效果及其在酱油生产中的应用作了介绍.该机制取酵母抽提物,酵母破碎
研究了酱油固态无盐与低盐混合发酵工艺的各阶段微生物区系的变化规律。半敞开无盐发酵初期微生物数量适中;无盐发酵1d后微生物数量大增,以后趋于稳定。整个发酵过程中,酵母菌和
<正> 我院在宣传发动、统一认识和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在部分临床医技科室试行了综合目标责任制,取得了较好的实际效果,现已进入全面推行、不断完善阶段。 主要做法 一、明确以
农产品物流标准化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产品物物流发展的瓶颈之一。本文在研究了我国农产品相关标准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目前我国农产品物流标准化方面存在的不足,针对我国现
目的:对13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护理进行探讨。方法:针对发病期患者和恢复期患者存在的心理反应进行护理。结果:122例心肌梗死患者经积极抢救治疗及护理,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对细菌型豆豉的生产工艺作了深入研究.分析了影响豆豉纤溶酶产量的诸多因素,包括大豆浸泡水量、时间、大豆破碎程度、碳源、离子强度、蒸煮时间等.并对豆豉提取物的功能性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