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疏肝散联合盐酸帕罗西汀片治疗抑郁状态肝气郁结证的临床观察

来源 :广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yan05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联合盐酸帕罗西汀片治疗抑郁状态肝气郁结证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及不符合排除标准的轻、中度抑郁状态肝气郁结证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柴胡疏肝散联合盐酸帕罗西汀片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用盐酸帕罗西汀片治疗,同时在两组基础用药方案上予一定的心理辅助治疗,疗程均为8周。观察两种不同治疗方案的治疗前及治疗第2周、4周、8周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评量表(SDS)、中医证候积分等评分及临床疗效和治疗期间的副反应量表(TESS)评分变化情况,评价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比较结果如下:(1)在一般资料如性别、年龄、病程、文化程度上两组患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程等一般资料均具有可比性。(2)HAMD评分比较结果:(1)组间比较:时点比较,两组的HAMD评分均随着时间推移而显著下降(P<0.01);时点与组别比较,不同组别的HAMD评分随时间变化而变化(P<0.05);两组的组间比较,治疗组比对照组的HAMD评分下降显著(P<0.01)。(2)组内比较:治疗组、对照组的HAMD评分均随时间变化而呈显著下降趋势(P<0.01);(3)疗效比较: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2.7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8.57%,两组的HAMD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结果显示可知:两组的HAMD评分在治疗第2、4、8周比较,治疗组的治疗效果较对照组有优势。(3)SDS评分比较结果:(1)组间比较:时点比较,两组的SDS评分均随着时间推移呈显著下降趋势(P<0.01);时点与组别比较,两组的下降趋势不随时间变化一致(P>0.05);两组的组间比较,治疗组的SDS评分下降趋势比对照组明显(P<0.05)。(2)组内比较:治疗组、对照组的SDS评分均随时间变化而显著下降(P<0.01)。(3)疗效比较: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2.7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结果显示可知:两组的SDS评分在治疗第2、4、8周比较,治疗组的治疗效果较对照组有优势。(4)中医证候积分比较结果:(1)组间比较:时点比较,两组随着治疗时间推移均呈明显下降趋势(P<0.01);时点与组别比较,两组的中医证候积分下降趋势不随时间变化一致(P>0.05);两组的组间比较,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积分的下降趋势比对照组明显(P<0.05)。(2)组内比较:治疗组、对照组均随时间推移而显著下降(P<0.01)。(3)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6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结果显示可知,两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在治疗第2、4、8周时比较,治疗组的治疗效果较对照组有优势。(5)TESS评分比较结果:患者用药治疗8周期间,其中恶心呕吐、腹泻、失眠、头昏、口干等不良反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食欲减退、头痛、心动过速、出汗等不良反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可得出结论:两组患者TESS评分比较,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比对照组更少。综上,根据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第2、4、8周的HAMD、SDS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等评分及其疗效和TESS评分变化情况比较结果可得出,柴胡疏肝散联合盐酸帕罗西汀片的治疗效果更具优势,不良反应的发生更少。结论:柴胡疏肝散联合盐酸帕罗西汀片治疗抑郁状态肝气郁结证的临床疗效更具优势,不良反应的发生更少。
其他文献
目的:一贯煎最早记载于《续名医类案》,是魏之琇临证思想的结晶,在现代广泛被运用于肝病的治疗。通过对一贯煎的组方思想进行探讨,并结合应用现代数据挖掘技术对一贯煎治疗肝病的医案临床症状、体征、方药加减等项集进行挖掘,针对其病机、主证、方证规律开展分析研究,探析一贯煎组方思想及其在肝病防治中的的证治规律,为临床应用一贯煎治疗肝病提供客观依据以提高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对中国知网、读秀等中文数据库进行检索,
目的:量化针刀经椎间孔外口入路进入椎间孔不同区域的角度和旁开距离以及椎间孔外口相关骨性结构的参数。从多个参数共同分析椎间孔外口相关骨性结构与针刀入路的关联性,总结椎间孔外口周围骨性结构因其解剖学特征差异对针刀入路产生的影响。探讨针刀经椎间孔入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操作方案和适用类型范围,为临床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提供精确的数据理论支撑。方法:选取52套(男27,女25)成人干燥椎体骨骼标本,标本
目的:分析不同散光程度的近视儿童调节功能的临床特征,探讨散光与调节及近视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06月至2020年06月在我院眼科门诊及视光中心首次就诊符合纳入标准的低度近视儿童93例(186眼)。根据其首诊时复方托吡卡胺散瞳验光后散光程度分为非散光组38例(DC=0或DC<0.50D),轻度散光组29例(0.50D≤DC<1.25D),中度散光组26例(1.25D≤DC<3.00D
目的:本研究主要探讨锌指蛋白304基因(Zinc finger protein 304,ZNF304)多态性与缺血性中风(Ischemic Stroke,IS)中医证候及其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共纳入缺血性中风患者774例,对照样本793例。根据《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试行)》,对缺血性中风患者进行辨证。运用Massarray技术对ZNF304基因多态性位点rs7250521、rs35686
目的:通过观察桂枝附子汤联合隔姜灸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综合评价,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新的参考依据。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4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口服来氟米特片20mg/次,1次/日,痛时加服双氯芬酸钠双释放肠溶胶囊75mg/次,1次/日,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桂枝附子汤联合隔姜灸,总疗程均为8周。记录并分析两组患者治
目的:对补肾祛风汤联合针刺法在肾阳亏虚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症状、病情活动性及疼痛程度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其优势所在,为本病的治疗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法,为临床推广提供参考。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4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予口服柳氮磺吡啶肠溶片联合塞来昔布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肾祛风汤联合针刺法治疗,疗程均为12周。记录收集两组患者治疗
目的:通过观察益肾排毒合剂对慢性肾衰竭CKD4-5期脾肾气虚证(非透析)患者钙磷代谢以及相关指标的变化,以评估其临床疗效,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取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60例慢性肾衰竭CKD4-5期脾肾气虚证(非透析)钙磷代谢紊乱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加上骨化三醇,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上益肾排毒合剂,共观察12周。观察并分析患者的血钙、血磷、全型甲状旁腺
目的:观察真实世界中慢性肾脏病CKD4-5期非透析患者不同证候的营养状况以及不同干预措施对营养状态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212例CKD4-5期非透析患者,由2名高年资主治医师及以上对患者进行中医辨证,观察中医证型的分布情况,比较各证型间营养指标的情况,根据MIS分值分为营养不良组及营养正常组,比较两组间中医证型分布情况。并依据临床实际用药的真实情况自然分组分为中药组,中成药组
目的:探索加味参芪地黄汤对气阴两虚型IgA肾病患者蛋白尿、血尿的影响,为临床中医药防治IgA肾病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01月0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病科门诊就诊和住院的尿蛋白定量在1-2g/d的IgA肾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培哚普利叔丁胺片治疗,并予优质蛋白饮食、控制血压、调脂等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上合用加味参芪地黄
目的:在生信分析数据深挖掘的基础上,探讨筛选出的靶基因对阴茎海绵体内皮细胞的影响及其功能的初步验证。方法:生信分析:在GEO数据库中下载高糖环境下阴茎海绵体内皮细胞损伤的芯片数据(GSE146078),利用GPL17021平台初步筛选正常对照组和高糖致内皮细胞损伤组的差异基因,采用STRING进行蛋白质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验证,利用Cytoscape的Hub插件分析Hub核心基因,使用R软件对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