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在通过同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Allo-HSCT)来诱导造血细胞嵌合体形成进而诱导免疫耐受的过程中,研究组蛋白甲基化抑制剂DZNep是否可以预防供体源性CD8+T细胞介导的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versus-host disease, GVHD)的发生,并进一步探讨DZNep对Allo-HSCT中供体源性CD8+T细胞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供/受体间基因型为MHC相同而miHA不同的小鼠Allo-HSCT模型,研究DZNep处理对此模型中由供体源性CD8+T细胞所介导的GVHD的影响。通过比较DZNep处理/未处理受体小鼠Allo-HSCT后体重变化、长期生存率、GVHD临床评分及GVHD靶器官/组织病理学改变上的差异,评价DZNep在预防GVHD方面的疗效;利用FACS技术对Allo-HSCT后多个时间点的供体源性CD8+T细胞进行表型分析,进而研究DZNep对供体源性CD8+T细胞的调控作用及其调控机制;通过对Allo-HSCT后受体小鼠的胸腺细胞和骨髓细胞进行FACS等相关分析,评价DZNep对术后嵌合体状态形成的影响及DZNep的体内毒副作用。结果:DZNep可以显著改善受体小鼠体重降低程度(p<0.05)、长期生存率(p<0.05)、GVHDI临床评分(p<0.05)及靶器官/组织病理学改变,因而能够预防供体源性CD8+T细胞介导的GVHD的发生;通过机制研究发现,DZNep可以抑制供体源性CD8+T细胞的早期活化及受体抗原特异性的CD8+T细胞的增殖(p<0.05),从而能够减少脾脏、淋巴结中供体源性CD8+T细胞的绝对数量(p<0.05);细胞表型分析显示,DZNep可以抑制术后第8天(D8)供体源性CD8+T细胞上TNF-α及IL-2的表达水平(p<0.05),却能增加术后第14天(D14)供体源性CD8+T细胞上IL-2的表达水平(p<0.05);虽然DZNep对脾脏中供体源性CD8+T细胞上IFN-γ、FasL、Trail、Granzyme B (GzmB)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影响(p>0.05),却可以显著抑制肝脏中CD8+T细胞上IFN-γ的表达(p<0.05);由于脾脏中供体源性CD8+T细胞的绝对数量的显著减少(p<0.05),脾脏中供体源性IFN-γ+CD8+T细胞、FasL+CD8+T细胞、Trail+CD8+T细胞、GzmB+CD8+T细胞及TNF-α+CD8+T细胞的绝对数量在DZNep处理组显著减少(p<0.05);DZNep还显著抑制了导致GVHD发生的供体源性效应性CD8+T细胞的生成(p<0.05);此外DZNep在调控供体源性CD8+T细胞免疫反应性的同时并未影响受体体内造血细胞嵌合体的形成。结论:DZNep通过调控Allo-HSCT中供体源性CD8+T细胞的免疫反应性,在阻止供体源性CD8+T细胞介导的GVHD发生的同时实现了造血细胞嵌合体的形成。因此,我们发现了组蛋白甲基化抑制剂DZNep在预防Allo-HSCT后GVHD方面的新机制,其有可能为临床上通过Allo-HSCT诱导造血细胞嵌合体形成,进而为实现移植免疫耐受提供新的研究方向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