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世界正处于20世纪形成的传统国际政治、经济、文化大变革的特殊历史时期,我国同时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在经济、政治、军事等领域取得前所未有的巨大进步的同时,我国对"软实力"、"文化力"的重视前所未有的高涨;此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不得不追问和辨析"我们是谁"和"我们为什么是这个谁"的问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追溯、反省、改造和有效运用也成为了热点话题。从当前国际环境来看,世界正处于一个剧烈而复杂的变革期,全球经济疲弱无力的同时,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国家内部的社会治理纷纷出现了严重的难以解决的新问题,同时,一些自愿或者被迫实行西方政治与社会治理模式的发展中国家陷入了空前的失序动荡状态,全球种族冲突、宗教冲突、文化冲突等问题不断涌现、持续发展,且明显走入西方治理方式的死角。在这样一种现实政治实践的困境中,西方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学术界和政界不得不展开对传统的西方"普世价值"的反思,尤其是对西方现行经济体系和经济发展路向与西方发达国家采用的社会治理哲学、治理手段的有效性涌现出了越来越多的怀疑。在这样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试图寻求适合本国生存和发展的新的社会治理模式。中国拥有相比起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而言,无法比拟的巨大规模、高度复杂性和独有的社会生态,照搬西方发达国家的治理思想和治理手段已经在近现代和当前社会实践中被证明确实不可行,加之西方国家现在自身也在怀疑和反思自身的社会治理思路与治理模式,甚至纷纷转向东方寻求全新的解决困境的出路。因而,反思和改造中国传统文化,发挥其社会治理功能来探索新的适合中国当前具体国情和未来发展理念的社会治理模式,已成为中国应对当前挑战的主要方向,而且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也明确提出了以重拾传统文化为特征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口号和确立"文化自信"等口号。本文认为,当前的中国社会发展进入了多种"新常态"交织、国情高度复杂的特殊状态,作为一个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要在保持稳定发展的同时,不断克服新涌现的各种社会问题,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既无前例可循,也面临大量从学术到实践的难题和挑战。在这种情况下,以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新社会治理模式的基础、前提和中轴,具有诸多优势。基于以上背景,研究传统文化的社会治理功能,对于创新和改进中国当前的社会治理模式、更有效的适应中国"两个一百年"发展目标的发展要求、突破目前国内面临的社会治理困境、实现社会稳定和持久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支撑意义。本文总结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及其与现代社会治理的关系,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治理上的功能,提出了在当前社会条件下,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治理中发挥功能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