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省域普惠金融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y123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过去十几年中,中国在普惠金融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包括建立了完善的金融基础设施,实现了资金在个人、企业和政府之间安全高效地流动,建立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代理服务网络,提高了普惠金融的渗透性,在解决“三农”和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学术上,关于普惠金融的研究不胜枚举。作为金融发展广度的衡量,普惠金融经济增长效应的研究引发了许多学者们的研究兴趣。本文选取了2005-2017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建立了普惠金融指标体系,创新性地运用了全序列法无量纲化处理原始数据,采用熵权法确定各指标及各维度的权重,最终合成各省的普惠金融指数。通过分析我国各省份的普惠金融水平得出结论:从总体趋势来看,我国所有地区的普惠金融水平都是稳步上升的。目前我国普惠金融水平最高的地区是北京,最低的地区是广西;从地区差异来看,我国东部地区普惠金融水平最高,而中西部地区相差不大,且中部地区稍逊色于西部地区。在普惠金融经济增长效应的实证分析中,本文从静态面板和动态面板两个方面进行估计,静态面板回归结果显示普惠金融存在着明显的经济增长效应,具体表现为普惠金融指数每增加1%,可以使人均GDP增加1.504%;动态面板回归结果也显示普惠金融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发挥了显著且稳健的积极作用。通过对样本进行按地区和按维度分组,进一步发现:虽然东中西部的普惠金融发展均存在显著正向的经济增长效应,但是影响程度不同,西部地区普惠金融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最大,东部次之,中部最后;普惠金融中三类维度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各异,三种分类指数的贡献从大到小依次为渗透性分类指数、可得性分类指数和使用效用性分类指数。根据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的结果,本文从提高我国普惠金融水平和发挥普惠金融的经济增长效应两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在提高我国普惠金融水平方面:加强以银行业为主体的金融机构在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完善金融基础设施;树立与时俱进的普惠金融理念;中部地区应更加重视普惠金融的发展,实现中部崛起。在发挥普惠金融经济增长效应方面:发挥新型农村金融服务提供者的积极作用;发挥互联网金融的积极作用;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等。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手术方法。方法分析2013年7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收治行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对比分析患者行手术前与手术后焦虑情况进行对比评估,评估分以5
对于中国传统画坛而言,“以书入画”的观念具有深远的影响,这一观念在八大山人的艺术创作之中有明显体现。八大山人对书法与绘画之间的联系感悟较深,并且将两种类型的艺术互
目的:研究NP22和QSZ92式9mm手枪射击弹壳痕迹,以区分枪种和认定枪支。方法:3支NP22手枪和3支QSZ92式9mm手枪每各发射30发子弹,对收集的180枚射击弹壳在显微镜下观察、测量、比
中国人对计划经济并不陌生。从新中国成立至1956年底,中国逐步建立起计划经济制度。但是,中国与计划经济的渊源并不始于此,早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就出现了讨论计划经济的热潮
中国司法鉴定救助制度的实践运作虽时日不久,但却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披露出一些典型案例。它们与一些鉴定机构、法律援助部门的统计数据共同说明:目前鉴定救助成规模性的兴
癫痫是由多种病因导致的临床综合性疾病,是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全球有5000万左右的癫痫患者,中国患病人数超过900万,患病率约为5~7‰。临床上根据线上采集的脑电图的特
知识付费是近几年资本市场的风口,吸引了大量资本、企业和用户的关注。知识付费是共享经济、知识经济等新经济形态下出现的经济新业态,宏观环境利好,消费需求升级、知识焦虑心理、用户付费习惯养成以及在线支付技术成熟促进了知识付费的蓬勃发展。大量知识付费平台在市场上涌现,通过差异化竞争在知识付费领域跑马圈地。本文以“千聊”为研究对象,以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和数据分析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对“千聊”内容运营、用户
公安机关能力建设是当前公安管理研究的一个新领域,组织学习则是组织行为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并已经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可以在公安机关中借鉴组织学习理论的研究成果,加强其能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