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性突发事件政府应对机制研究——以瓮安事件为例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oduode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我国社会转型关键时期的到来,我国经济结构正经历着深刻的调整、社会体制也在变革,各种社会问题与矛盾在此过程中变得尖锐和突出,导致我国群体性突发事件近年来频繁发生,且有规模不断升级、影响更加严重的趋势。如若不能有效预防与妥善处置这些频发的群体性突发事件,就会直接影响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破坏我国正常的社会治安秩序和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进而干扰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进一步推进,阻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进程。因此,完善政府在处理群体性突发事件时的应对机制研究是我国处在当前特定的发展时期,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方面的一个重大课题。   本文以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标志性事件——“瓮安6·28”事件为例,详细分析了该事件发生的导火索、演化过程与政府对该事件的整个处理和应对过程。在此基础上,文章总结了政府在该事件的应对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包括应对不及时、信息不公开、处置方式简单粗暴、政府不作为等,正是这些处理失当行为和问题的存在才导致了瓮安事件的不断升级、扩大,最终引发较为严重的社会影响和后果。紧接着,文章对政府在应对过程中的这些失当行为和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探究了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包括预防、预警机制缺失、政府过度追求自身利益而不公开信息、相关法律法规建设迟缓、第三方社会中介组织缺失、利益表达机制不完善等。最后,文章据此提出建立健全群体性突发事件预警机制、建立和完善法律调整机制、通畅公民利益表达渠道、强化中介组织协助政府等完善政府处理群体性突发事件应对机制的对策建议,以期为缓解各社会群体之间的矛盾、预防和减少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发生,及事件发生后政府制定妥善处理方案和解决办法以有效应对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
其他文献
小学作为启蒙的初级阶段,老师的教学方式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思维方式.对于数学这一门学科来说,数学学习中的逻辑思维以及创新思维尤为重要.创新思维的培养能否注入小学数
1998年开始的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终结了延续近半个世纪的住房实物分配制度,建立了以市场为主导的住房分配新体制,然而由于种种历史原因,住房分配货币化产生了一系
社会风险伴随着社会各类行为的增加而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性特点。雾霾是一类重要的社会风险。雾霾中个体主动定义风险,形成感知风险,区别于真实的客观风险。政府雾霾风险治理长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际间的经济文化往来日益频繁,英语作为通用的语言工具得到了推广和普及,听、说、读、写作为小学英语的四个基本环节,重视听力教学需要突破难点问题,依据小
数学学习中,教师需采用各种各样的手段改善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在数学教学中真正学会知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土地是人类最基本且最宝贵的资源,是人类世代相传不能出让的生存条件和再生产条件,也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为了合理地协调与均衡土地资源的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关系,土地利用
“十三五”规划指出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全面覆盖”。1近年来,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日益成为地
摘 要: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进一步推动了无限网络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同时也为无线网络的运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的信息定位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发展需求,因此必须实现对无线网络移动通信信息定位技术的优化。本文通过对目前常见的无线网络移动通信信息定位技术分析,总结了无线网络移动通信信息定位技术的优化方向,期望以此来为无线网络的运行质量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无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