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1)。相继2019年3月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再次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想政治课的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和亲和力。习近平还提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思想政治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人格要正,有人格,才有吸引力。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要有堂堂正正的人格,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赢得学生,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自觉做为学为人的表率,做让学生喜爱的人。这一系列指示表明党和国家不仅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新要求,也标志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成为一个值得高度重视的任务。研究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亲和力提升对策,还有一个重要缘由是因为我本硕专业都是师范类思想政治教育,经过学习和实践也深切感知教师亲和力的重要性,希望能把政治课上成学生喜爱的课,将自己塑造成为学生喜爱的教师,研究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亲和力的对策,有利于自身专业化的发展。本文以对教师亲和力的理论解析和教师亲和力的教学实现为研究的核心问题,从以下三个部分开展选题研究和论文写作:第一章,是本研究的基本理论探析部分,主要从四个维度进行理论探讨。首先,着重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亲和力的核心概念,即对亲和力、教师亲和力和思想政治课教师亲和力进行了基本诠释。在对相关核心概念进行概述的基础上,进而提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亲和力三个方面的特质。接着,提出思想政治课教师亲和力的基本构成。最后,从四个角度分析了思想政治课教师亲和力的功能效应。通过第一章对相关理论进行分析,获得了研究的理论支撑,第二章则通过调查问卷法、观察法进行了实证研究,根据调查和观察,发现思想政治课教师亲和力表现不足,具体表现为教师个人的政治信仰和职业理想等人格魅力彰显不鲜明、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体现不够、学科专业知识和综合才华展露不充分、形象气质上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不足、课堂氛围呆板、教学效果不理想五个方面,从三个角度究其原因,从学校制度层面认为培育教师亲和力的制度保障缺乏,从教师角度得出,教师自身的教育观念和综合素养发展不足,最后分析社会缺乏支撑教师亲和力提升的合力。第三章,主要以第一章的理论依据和第二章的实证研究为依据,再针对当前思想政治课教师亲和力不足的表现和原因,阐明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亲和力要从三个方面入手,即学校完善科学的亲和力保障制度、教师树立亲和的教育观念和发展亲和的综合素养、社会营造亲和教育环境,为提升教师亲和力注入合力。综上,基于党和国家的指示部署和自身初步的教学研究和实践积累,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亲和力的提升开展了尝试性研究,以期达到更好实现思想政治课立德树人的理想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