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绵是一类内含气体的多孔固体材料。近年来,作为药物控制释放的载体,伤口敷料,组织工程中可供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支架材料,海绵在药学与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概述了制备医用海绵支架的一些人工合成和天然的材料、制备海绵的方法以及海绵支架的研究进展和实际应用。重点研究了用可降解高分子聚合物复合制备海绵支架时,海绵的组成、制备的方法对海绵一些性能(吸水、保水、缓释、降解等)的影响。
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羧甲基纤维素钠-明胶海绵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用在羧甲基纤维素钠与明胶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交联剂的方法,然后冷冻干燥制备海绵。用盐酸环丙沙星作模型药物,研究交联剂对羧甲基纤维素钠-明胶海绵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海绵的吸水率随羧甲基纤维素钠在混合物中含量的增加而增大,保水率随羧甲基纤维素钠在混合物中含量的增加而减少,变化规律相反;而随着交联程度的提高,海绵的吸水率下降,保水率与吸水率的变化规律相反。酶对海绵的降解率不受羧甲基纤维素钠和明胶混合比例影响,而随海绵交联程度的增加而降低。载药海绵的缓释效果和保水率的变化规律相似。将羧甲基纤维素钠与明胶共混物进行化学交联处理,可得到吸水率与保水率高,有较好的药物缓释性能,并能可控降解的海绵。
2.羧甲基纤维素钠-壳聚糖海绵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用冷冻干燥得到的羧甲基纤维素钠一壳聚糖海绵作为多孔支架,采用化学交联的方法将海绵改性,研究溶液配比、交联剂对海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得的羧甲基纤维素钠-壳聚糖海绵具有多孔结构,交联后的海绵不溶于水和酸。随着羧甲基纤维素钠用量的增加,海绵的吸水率以及保水率逐渐增加。海绵的载药量与羧甲基纤维素钠用量有关,羧甲基纤维素钠用量越高,载药越多,抑菌效果越好。
3.羧甲基纤维素钠-明胶-壳聚糖海绵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用预冻-冷冻干燥法制备了羧甲基纤维素钠-明胶-壳聚糖海绵,研究了羧甲基纤维素钠、明胶和壳聚糖的比例对海绵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并选取具有广谱抗菌性能的盐酸环丙沙星作为模型药物,探讨了载药海绵的药物缓释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制得的海绵具有致密的表层结构和多孔的内层结构。海绵的吸水率和保水率、药物缓释性能以及酶降解性能,随羧甲基纤维素钠与明胶、壳聚糖混合比例的改变而改变。当羧甲基纤维素钠、明胶、壳聚糖的质量比为2:2:1时,海绵的吸水率最高,在蒸馏水中海绵吸水率可达2656%,吸水海绵在室温放置180h后,仍能保留36.8%。
4.采用实质性脏器的切割伤出血模型,其特点在于简单、方便、易于重复;可以更好再现不同器官下的止血时间的测定。结果表明:CC海绵的止血性能均优于对照组,且失血量方面也占据优势,表现出来良好的止血性能。在不同部位使用前后,其止血性能没有显著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