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三位一体正骨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应进行前瞻性评价,通过对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X线检查、颈椎运动功能、压痛点测定等指标的观察,进一步规范其技术标准,提供安全有效、操作性强、便于推广的治疗方案规范文本。 方法:采用单盲法由医师依患者就诊顺序,按照临床治疗试验设计与评价的原则临床选取8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试验组采用“三位一体正骨法”处理。对照组采用颈椎颌枕带牵引和眩晕宁片口服方法;分别从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定期对两组患者分别检查、评分,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一周、一个疗程对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方面,中医疗效评定标准、临床观察方法评定症状改善情况。采用统计分析评价临床疗效。 结果:人口学特征经?2检验、t检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满足均衡性。采用“三位一体正骨法”试验组治疗40例,临床控制32例,占80%;显效4例,占10%;有效4例,占10%;采用颈椎颌枕带牵引和眩晕宁片口服方法对照组治疗40例,临床控制26例,占65%;显效4例,占10%;有效8例,占20%;无效2例,占5%;试验组三位一体正骨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控制率80%,能有效控制椎动脉型颈椎病。试验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经过t检验,得出P=0.000<0.01,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试验组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有显著的疗效。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症状积分经过t检验,得出P=0.001<0.01,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试验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通过整理与研究,通过对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X线检查、颈椎运动功能、压痛点测定等指标的观察,通过症状积分进行标准化评价,“三位一体正骨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满意,安全有效,依从性强,操作性强,便于推广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