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目的是探索大学生英语语用能力和学习动机的相关性。语用能力是指学习者识别语境并在语境中准确地理解别人和表达自己的能力。对各种语境的敏感性和表达的得体性是语用能力的两个方面。语用能力可分为语用语言能力和社交语用能力。目前,在中国英语学习者中普遍存在语用能力较为薄弱的问题。对于语用能力发展的研究是语际语用学的重要课题。语际语用学是一门蓬勃发展的交叉学科,专门研究非母语使用者语际语言的语用现象和特征,以及相关的形成和发展规律。其研究大致可分为静态研究和动态研究。迄今为止,与语用理解,语用失误,语用迁移有关的静态研究已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与语用能力自身发展规律及影响因素有关的动态研究则相对滞后。近年来,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作为个体差异重要因素之一的学习动机在语用能力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目前,对于动机作用的研究多集中在动机对语言水平测试的影响方面,涉及动机与语用能力发展相关性的研究则较少。本文作者运用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英语分级教学模式下120名非英语专业大一学生(A班)的英语学习动机与语用能力水平现状进行了实证研究,以期对该问题进行初步探讨。调查发现受试对语用学习普遍持积极态度,整体语用水平较好,社会语用能力水平略高于语言语用能力水平。受试动机类型呈现多元化、复合性特点;所调查的四种动机分别为工具型动机,文化型动机,社会责任型动机及学习情境型动机,其中工具型动机为主导动机,学习情境型动机最弱;社会责任型动机呈复合性特点,也是一种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动机类型。四种动机类型与语用能力均为正相关关系,相关性最强的是文化型动机,最弱的是工具型动机。根据研究结果,作者认为教师应重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文化动机,激发学生的语用学习热情;教师可以通过改进教学模式、提高自身素质等多种方式来帮助学生加强语用意识,逐步提高语用能力。